Can we say no? - 陳惜姿

Can we say no? - 陳惜姿

看一帶一路的新聞,一向隔岸觀火,直至林鄭宣布要花天文數字在大嶼山填海,我才驚覺香港跟其他帶路國家,冥冥中可能有點關係。
非洲國家塞拉利昂像贈興似的,在林鄭宣布明日大嶼願景,港人大罵她無異於倒錢落海的同一天,宣布停止中國在當地建造的新機場的項目。項目造價四億美元,資金由中國貸款,北京參與興建、管理和維修。新上場的總統認為新機場太昂貴,寧願向世界銀行借款改善舊機場的配套便好。
跟馬哈蒂爾喊停中國在大馬興建鐵路和能源管道一樣,塞拉利昂同樣是在新總統上場推翻舊政府的決定。一帶一路大計連番受挫,中國的鐵桿兄弟巴基斯坦也對帶路計劃下的中巴經濟走廊有保留,認為合作條件對巴基斯坦不公平,去年已叫停一個造價140億美元的水壩工程。喜馬拉雅山下的尼泊爾,也表明要重新審視與中方合作的水力發電工程。
大嶼山的「願景」工程,投資比上面的工程更浩大。每吋造價冠奪全球的高鐵好不容易建好,又要再不明不白地投入巨資填海。填海計劃也夠奇怪,三個人工島孤伶伶,之後又要建大橋、架空鐵路接駁,令人無法理解。小島上七成是公屋,裏面工作機會不夠,基層市民難負擔高昂交通費動彈不得,又變成孤島。
土地大辯論如今才開始,香港能否如帶路國家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