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老店】
屹立新蒲崗55年、以懷舊菜出名的得龍大飯店,雖名叫大飯店,但一直由早茶營業至晚飯,根本是一間舊式茶樓。
每朝茶客都是自己個位自己找,車水馬龍。患有腎病的老闆曾國生一如以往,朝早五、六點已來到舖頭,一直忙至晚上才收工。這道日常的風景,隨着飯店下月中結業,不復見。
記者剛入行時,和老闆曾國生有數面之緣,今日見到的他,和印象有點不一樣,身形瘦了一個碼,樣子憔悴了。連婆婆熟客見到生哥,亦忍不住對他說,「不要這樣勤力,真可憐!瘦了很多,現在已經不認得你。」今天是訪問它結業的消息,這間1963年已扎根新蒲崗的老店,由今年102歲的曾國生爸爸曾義開設,宣佈於11月中結業,捱過啟德機場搬遷、沙士、工廠北移,卻捱不過歲月的摧殘。記得早前的訪問,生哥談過逆境,為了不負爸爸名聲和50個員工飯碗,每次都忍住一口氣衝過去,今天他決定放手。
「我今年61歲,20歲入行幫爸爸做到現在,都沒有放假去過旅行,當時我得51歲,還有精力,但到這一刻,做了幾十年,應該是時候規劃自己的人生了。我不想家人憂愁,如果一個人沒了健康,沒了家庭是無意思的,就算生意幾成功都無意思。」
為了整盤生意,他絞盡腦汁,日做十多小時,飯店轉走中價較精緻路線,招牌菜金錢雞、鴨腳包等,都是漸近失傳的懷舊菜式。「我選擇走一條艱難的路,做花時間又麻煩的菜式。現在大部份茶餐廳和其他食肆都不喜歡做這類東西,但我相信舖頭要有特色才能生存下去。」由於工作太操勞又壓力大,他比幾年前瘦了90磅,「我腎功能不好,醫生說你捱得厲害,如果再繼續下去就要洗腎。我不是退休,只不過是舖頭暫時停業。其他如到會、切燒豬、飯盒、盆菜,這些我都會繼續做,我是一個不能停下來的人。」
得龍大飯店
新蒲崗康強街25-29號地下
記者:何嘉茵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