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不算健碩,跑動亦未必很多,但有着秀麗的腳法,出眾的盤扭,精準的傳球。這一種球員,我們有多久沒見過?他最近回來了,只是穿上了一件不同的球衣。他是林嘉緯,一個時代想淘汰,卻又能繼續發光發亮的港足最後一個10號。
記者:禤家民
攝影:黃耀興
黃昏時段去到石硤尾邨足球場,總有幾位剛下課的學生在踢球,一代香港中場指揮官,就是在這個屋邨球場開始,憑着天份和努力,踢上職業足球之路,贏盡本地錦標,亦曾為港隊主力。不過隨時代轉變,在這種石地小型球場磨練的技術,也許不會再適合於職業足球。嘉緯近年在傑志,相信感受最深。
自08年由流浪加盟後,嘉緯一直是傑志的進攻重心,惟近年轉踢3-4-3陣式後,大家就很少見到嘉緯上陣。嘉緯明白這是時代的轉變,「足球就是這樣,一直在轉變。例如甘巴爾時代,傑志踢4-3-3,很適合我,那我就有正選。但不只是傑志變,香港變,全世界也變。我的位置比較尷尬,大家把我定位為指揮官,但在傑志的3-4-3陣式中,我有信心比黃洋和華杜斯踢得好嗎?因為這個中場中位置,需要更防守性,節奏更快,我不認為我比阿洋和華杜斯適合。踢前一格到兩翼,要善於入楔、跑動,又有其他球員比我更能勝任。」
投東方再出發
甚麼也贏過,年紀也不輕,但林嘉緯仍然鬥心十足,「我發覺,我已經不適合在傑志踢正選,要找機會證明自己價值。傑志球迷很愛戴我們(與盧均宜),他們不希望我們離開是事實,但我相信球迷會諒解,因為我們不是在傑志最需要我們時離開。」更重要是,過去兩年,嘉緯好像是白過了,他說:「我在傑志成功嗎?我覺得是,至少做到一些可令人尊重的事。但在過去兩年,我像停了下來,有認為自己很重要的時候嗎?可能是亞冠外對河內那場吧,120分鐘的入球,其他時刻我真的想不到。我就是很想要那種感覺,今季很專心要做到這件事,我要令大家認為,林嘉緯仍然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好的中場球員。」
傑志的轉變,嘉緯的離開,好像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但慶幸嘉緯找到了東方,新一季在陳婉婷重掌教鞭後,其踢法與林嘉緯可算是天作之合。這個球季,嘉緯已經連續三場踢足90分鐘,地面組織踢法令嘉緯如魚得水,剛在對夢想FC的賽事就為洛迪古斯交出三個助攻。他認為自己轉投踢法更適合的東方再沒藉口,定要交出表現,他的決心亦相當大,對夢想的聯賽中,每交出一次助攻,總見到他振臂微笑,33歲,投身職業足球第16年,但他仍然渴求交出助攻的感覺。
新季林嘉緯以超齡球員身份出戰亞運,作為重新出發的開始,林嘉緯感謝教練郭嘉諾的信任,他說:「能以超齡球員身份出戰,代表教練對我的信任,要特別多謝郭sir,我近兩年在傑志都較少正選,但他仍然信任我。」這次亞運對林嘉緯來說,不僅只是一次代表香港出戰運動會的經歷,對他個人而言意義重大,「我剛轉了會,亞運是今年首個正式比賽。回想亞運之旅是相當正面的,做到自己賽前目標,能幫助一班小將,自己亦取得入球,信心增強了不少。」
睇好黃威 鄭展龍
林嘉緯仍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好的中場球員,但畢竟已33歲,最新的港足名單也沒有嘉緯的名字。嘉緯認為,香港球員的確是改變了,「出戰亞運的球員有很多不同類型,技術未必比以往的球員好,但有高大的、有具速度的,優勢是有身形,亦敢於進攻。很多人都說過,好像已經沒有『10號仔』接班,但我覺得思想要擴闊。我不認同自己已不適合踢球,但主流的確已轉變。有創造型球員接班是好事,就算沒有,亦不用太介意,現在『10號』的定義已經不同了。」
縱使「指揮官」球員可能會消失,但球隊進攻總會有重心,嘉緯看好26歲的黃威與20歲的鄭展龍可以接班,他說:「比較接近的有黃威,他是個技術很好的球員,亦很當打,現時信心很強。另外很多人說龍仔較像我,但其實我們有分別,他比較屬『前鋒底』,技術根底很好。他的進攻技術是無可挑剔的,但現代足球更需要防守,希望他在這方面能加強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