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馬凱疑因邀爭議人物演講,遭特區入境處拒絕為其工作簽證續期,引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連被認為親建制的美國商會亦罕有發聲明,表明對目前狀況感到憂慮。
外國政商界對特區自由度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倘若拒絕為馬凱的工作簽證續期,如特區入境處所言只屬「個別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亦毋須作出回應,指特區政府審批工作簽證的權力毋庸置疑。中國外交部之所以回應,反映拒絕為馬凱續簽,情況如同一年前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遭拒入境,是有比特府更有權力的高層,向入境處施壓的結果。
如果談論港獨觸犯了香港法例,特府早就拘捕相關人士。何況羅哲斯還是馬凱,一無表態支持港獨,二無觸犯香港法例,特府怎能夠拒絕或限制當事人抵港?表面看來屬於香港內部事務的出入境審批權,暗地裏已遭到兩制中的另一制插手干預,嚴重違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鐵證如山,絕非一句「個別事件」就能掩蓋過去。
雖然中共官方《中國日報》有意淡化事件,重申習近平「全面落實一國兩制」的論調。偏偏洋人早就不賣習大大的面子。美國副總統彭斯上周的演講中,談到習近平在2015年時站在美國白宮玫瑰園裏,指中國「無意將南中國海軍事化」,三年後的南海已經滿佈先進的導彈。中共與梵蒂岡達成協議的同時,對基督徒、佛教徒和穆斯林的迫害從未停止。《中國日報》重提「全面落實一國兩制」,外國又可會相信?
對中共而言,南海造島或者迫害宗教人士,均屬中國內部事務,洋人何必大驚小怪?但如彭斯所言,「歷史已經證明,那些壓迫本國人民的國家很少就此住手」,並會積極地把手伸向世界各地。
一個提倡「定於一尊」的國家,連自己人民都不尊重,又怎可能尊重別國人民?百多年前的滿清,就是個事例,逼迫漢人剃髮易服仍不滿足,晚清更屢屢驅逐外國商人和傳教士;又扶植義和拳民「扶清滅洋」,四處打砸搶燒教堂和領事館,甚至頒令「殺一洋人賞五十兩」。
中國的普羅大眾,在中共長期灌輸愛國主義和民族情緒下,只記得當年的恥辱,卻忘記了八國聯軍的前因。但外國人的記憶尚未模糊,知道公然違反《基本法》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侵犯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只是「殺一洋人賞五十兩」的開端,當然不可能就此作罷。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