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林鄭月娥成為香港掘墓人 - 盧峯

蘋論:林鄭月娥成為香港掘墓人 - 盧峯

末代港督肥彭在他的告別施政報告中有很多忠告與前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擔心香港的高度自治會被獻媚、擦鞋的精英們一點一滴葬送,而肥彭的洞見過去21年已一再被證實。然而,老練、有洞察力如肥彭大概也沒想到來自原港英公務員系統、受過他賞識的林鄭月娥會成為香港獨有制度及高度自治的掘墓人,會在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前夕對一國兩制造成重大傷害!

驅逐FCC副主席 罪名莫須有

儘管一眾建制派政客、中國外交部駐港專員公署、官媒陸續發表回應及聲明,支持入境處拒絕延續FCC(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馬凱(Victor Mallet)的工作簽證,強調特區政府有權作這樣的決定;有的還指過往也有類似個案,不認為事件跟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有關。可惜,他們的解釋充滿欲蓋彌彰的味道,根本毫無說服力。作決定的特區政府更一直龜縮,不願就個案作任何解釋。
工作簽證不被延續的馬凱是資深新聞工作者,在香港工作已有頗長時間,從沒有任何不當或違法行為,也沒有違反香港法例或工作簽證的條件,過去也一直可以順利續證。金融時報是老牌國際大報,向來獨立客觀,不會介入政治爭議,只是竭盡傳媒的職責。從這樣的背景看,特區政府根本沒有甚麼理由拒絕馬凱的工作簽證。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唯一可能性就是馬凱擔任的副主席的FCC曾在8月份的午餐會邀請主張港獨的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發表演說。
然而,FCC邀請陳浩天作午餐會演講嘉賓既合法也是正常活動。該會過往多年來邀請過不同政見、不同背景的講者,梁愛詩、梁振英就曾成為演講嘉賓;邀請陳浩天談香港前途的選項跟邀請梁振英談他的治港理念根本沒有分別,為何因此要向FCC及馬凱開刀呢!
而且,FCC辦的這些午餐演講包括陳浩天的午餐會都屬於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範疇,受到基本法、人權法及國際人權公約保障。特區政府既不應也不能取締,更沒有任何理由、理據對主辦者來個秋後算賬。今次林鄭月娥為了向北京邀功,為了向當權者展示她反港獨的決心而出手否決馬凱的工作簽證,變相驅逐他離境。這樣的做法反映林鄭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不惜踐踏基本法、國際人權公約,不惜破壞一國兩制原則。
更可怕的是,開了這個先例,FCC及它的核心成員以後辦任何演講、論壇都可能因政治不正確或開罪當權者被算賬,可能被迫離港。即使香港民間團體負責人也隨時惹上官非,或受到政府的追究打壓。到了這地步,香港怎麼還能算是個開放自由的社會,香港的言論自由還有甚麼保障!

抹煞言論自由 葬送國際地位

另一方面,今次不肯延續馬凱工作簽證的決定對香港的獨特及國際地位及形象將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一國兩制方針對香港最大的作用及好處就是確保香港不會成為另一個中國城市,就是香港按基本法、人權法確保居民包括在港居住外國人的基本權利與自由。特區政府現在罔顧基本法對言論自由的保障,悍然對馬凱及FCC來個秋後算賬,跟北京當權者拒絕發簽證予專業報道外國記者的做法如出一轍。當香港這個所謂特區對新聞、言論自由的保障跟其他中國城市毫無分別的時候,國際社會怎麼還有理由對香港作特別對待!
此外,香港能保持國際金融、商業中心地位都拜資訊、言論自由所賜,當中大批重要國際傳媒以香港作為亞洲編採中心尤為關鍵。今次金融時報編輯馬凱因「莫須有」罪名被拒發工作簽證,要改到其他地方工作,金融時報固然可能重新考慮是否繼續以香港作為亞洲的中心,其他國際傳媒也肯定會重估香港的風險,減少駐港人手或把基地轉到台灣、泰國。到時候不僅香港的國際都會形象失色,資訊流通情況也會削弱,變成一個訊息不靈通的城市。試想想,一個訊息不流通的城市怎麼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可以說,林鄭月娥及她的政府今次拒發工作簽證不僅成為一國兩制的掘墓人,更是葬送香港前途的禍首。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