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六君子的三封轟烈信札

【詠物誌】六君子的三封轟烈信札

【詠物誌】
從來,政治都是黑暗的。深宮勾心鬥角故事都可以演完又演,大家食花生樂此不疲,更何況官場江湖是非地?

近期看拍賣預展已到審美疲勞,但有些反映歷史的滄海遺珠還是令人眼前一亮,落槌價未必很高,但時代價值和花生值無敵,包括「五十萬卷樓」釋出的藏品。它是民初嶺南藏書狂人莫伯驥的齋號,藏書富甲嶺南,亦及書畫。其藏書寶號原名「福功書堂」,因為書藏累積達五十萬卷之多,故索性以此命名,認真有錢就任性。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高級顧問張超群跟我私人導賞時,便特別提到「五十萬卷樓」所藏的幾封罕有、來自「戊戌六君子」其中三人的親筆信札,他們都是一八九八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時所逮捕並斬首的六名變法派人士。六人中最出名是譚嗣同,臨死步往刑場時作了《絕命辭》一首明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次看到的墨迹來自傳世量較少較稀有的楊銳、林旭和黃遵憲。從他們生前的筆迹,絕對可理解幾位青年改革派的為人、官僚之腐敗與無可奈何。
此「戊戌三君子」的信札,全部都是寫給梁鼎芬(這位外交官和學者本身也是藏書家),內容盡爆朝廷陰私,有些事關機密甚至寫明「看完要漽滅」,何止字字珠璣,簡直就係火爆文字版的「城市論壇」。
梁鼎芬是清末民初官員、學者,究竟為何三君子要向其爆料,內容激到隨時要殺頭?張超群說:「梁鼎芬官不是太大,但他是張之洞的左右手,故有政治實力。」
梁鼎芬曾彈劾過李鴻章六大可殺之罪,辛亥革命後,曾擔任溥儀的師傅。

未燒毁密報 直斥晚清禍國權臣

其中,康有為的得力助手楊銳致梁鼎芬的信猶為精采。頭一頁寫自己遊記作掩護,第二張紙開始「嚟料」爆個不亦怒乎,提過不少看不過眼的小人名字,並附朝廷處置之方:「天方禍蜀,人力不能與劫運爭也,劉秉獐抗辯語尤恣橫,有何物御史忽有欽差等語,摺尾痛參宋芸子,奉旨申飭擲還,然此後恐當再有波瀾也。」他狠批川督劉秉璋「性傲」,痛其「禍蜀」,還特意把「璋」字寫成「獐」字改成狗爪邊,擺明揶揄他禽獸不如。換轉今日喚官為狼,隨時會被方丈政治人物怒擲律師信告佢誹謗。
看着眼前真迹,感受到楊銳字裏行間用字大膽,愛憎分明、毫無掩飾,可見二人關係之深。這封密報亦寫明「望付火」(即睇完唔該燒毁,免貽後患),最後當然沒有遵從我們才有機會一看,這書札拍了十七萬五千港元。
另一封,是黃遵憲致梁鼎芬的信札。黃遵憲多番駐節海外,其著作《日本國志》連皇帝都要拜一本嚟睇,更提倡「我手寫我口」,為日後白話文學引為先導,倡傳統詩舊瓶輸入新酒,對後世影響甚大。
這信內容講述當年自香港乘輪抵巴黎再轉英倫之過程,並引「爾後遂不知何往,鸞飄鳳泊,江湖茫茫,殊可念也。」反映在政海浮沉的他懷才不遇的無奈,最激是見政局一潭死水,他看過西方國家之富強更憤然大罵自己處身之地:「而今之政府專以得過且過為旦夕偷安之計,所擢用者多委靡駑弱,奄奄一息之人,天下事真慮不可為。」他甚至開名(或用相等於現今689等人名密碼)毫不留情面來評論各人,字字鏗鏘,擲地有聲,這信札拍出了三十一萬二千港元,雖非天價,但具時代價值,若贈予父母官,意義更大。

「戊戌六君子」全部都因為維新失敗被捕,被慈禧太后押到北京「菜市口」刑場斬頭。(網上圖片)

撰文:鄭天儀
圖片由蘇富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