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大叔》一句:「上到龍舟,你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係跟住你嘅鼓聲向前行」,70後吳江泓有很大共鳴:「每人心裏都有一個節奏,你到底搵唔搵到出嚟跟住行?我覺得自己好有福份可以跟住去行」。划艇近四分一個世紀,衝過大學青葱歲月,創業卻撞上沙士困境,到現時是兩女之父,家庭事業幸福美滿,他代表着一代香港人,在營營役役失去自我,但始終手執雙槳,實現維港中心賽艇夢。
吳江泓讀港大時加入划艇隊,至今46歲的他已划艇24年,只在千禧年創業期間停了兩三年。沙士、零收入日子一一捱過,「賽艇嘅人都講pain,要接受同埋manage個痛苦……做人都一樣,喺痛苦嘅時候點樣搵到開心?你總會搵到啲value係值得開心嘅。」練賽艇其中一環需要看比賽錄影,特別是最後500米,吳解釋是要「畀我哋睇人哋辛苦嘅表情,你覺得好辛苦但你根本有一半potential未發揮」。
要幾多 視乎你付出幾多
划艇是吳江泓工作、家庭外追求的價值,他加入香港遊艇會,會方最終成功爭取香港明年舉辦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是賽事首度在亞洲區設站。為實現維港中心賽艇夢,他去年轉戰海岸賽艇。高齡參賽,為了備戰他在5個月內激減10公斤,吳說:「最重要係你可以博到幾盡,可以為咗你要嘅嘢畀到幾多嘢出去。」
吳江泓的拍檔黃柏恩曾是港大划艇隊成員,2016年大學畢業後更成為全職運動員,今年8月他與隊友在亞運會男子輕量級八人艇取得銅牌,但他選擇「急流勇退」,攻讀工商管理碩士繼承父業,「我已經達到目標,我仲有其他目標,咪向嗰個方向行。」不賽艇不代表不再划艇,對划艇的堅持只是換了個節奏。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