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顏值爆棚 - 古德明

他們顏值爆棚 - 古德明

中共駐港部隊最近在互聯網稱譽其將士:「他們顏值爆棚,可以靠臉吃飯,為什麼還靠實力?因為他們有擔當。」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顏值」一詞。
據中共百度百科解釋,「『顏值』表示人靚麗的數值,起初在日韓偶像等團體傳播,後國內電視綜合文藝節目使用,帶火了這詞語」。在新中國,下流詞語向來不脛而走。九月二十四日,臺灣《自由時報》就有標題曰:「第一模特兒林志玲中秋節誇示高顏值全家福!」
錢幣有所謂面值,出自英文的face value,以十元百元五百元等計算;但人似應不同貨幣,不知怎樣計算顏值。這「顏值」就如「難度」:氣溫可以有溫度計,例如現在是攝氏二十七度;困難卻不知怎樣計算。攀登額非爾士峯,是難氏多少度,恐怕沒有一個現代漢語人能夠回答。
中文詞語,描寫相貌者,多不勝數,如李白詩《遊泰山》說仙人「方瞳好容顏」;《隋唐嘉話》卷中說神童賈嘉隱「雖有俊辯,儀容醜陋」;《金瓶梅》第二回說潘金蓮「是個美貌妖嬈的婦人」。試把這些句子改為「方瞳顏值高」、「雖有俊辯,顏值甚低」等,就可看見語文上品與下流的分別。
做軍人而以「可靠臉吃飯」自詡,這樣的事,我未見於古時的岳家軍,也未見於今天的美軍。中共那些大兵無疑是受軍中妖姬湯燦之流影響,人人盼望憑一張俏臉與胯下方寸之物升官發財。論顏之厚,彼輩真個「顏值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