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好心做壞事 - 蔣芸

不可好心做壞事 - 蔣芸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兩位得主: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花了二十年研究免疫治療的本庶佑,兩大專家研究出釋放人體天然防衛的能力,聽起來似乎一言可蔽之,並無甚高論,但對於頭號殺手、令人聞之色變的癌,可以免疫療法去對付,患者不再坐以待斃的絕望,也不再變成無良密醫對絕症病患予取予攜的宰割目標。
醫學不斷進步,絕症不再代表絕望,如此王道的治療理論是為一大喜訊。
最近,好朋友曉蓉姐,就是把我二弟介紹進翠柏安養中心,使我放下一塊心頭大石的那位,十萬火急的來電要我替她購買治癌藥物,是她遠在美國朋友所介紹的,還說只要說出介紹人,將會獲得八折優惠,這等事如何在鬧市中在手機對談中解決?趕回家問明原委之後請她一定要明白,彼此六十多年的交情,別說買救命藥救急,更難更大的事豈能不全力以赴?最怕的是好心做壞事,結果不但救不了命還把她吃壞了,間接的要了她的命;況且,她一直在台灣健保制度下的大醫院西醫電療化療之下,順利完成了幾個階段的診治,不久前赴台時,曾兩次上山探訪,頗欣慰於正在向好之中的她,為她打氣之餘連誇她是生命的鬥士呢。
那一位癌症的患者沒有求生的意志?那一位不是看到一綫生機便設法握住,但激情有時會干擾了分析判斷的理智,因此亂了方寸。
好朋友曾經於我有恩,永不會去推托閃躲,重要的是要確定能真正幫助她,先把治癌最新資訊,諾貝爾醫學得主的研究成效等告之,想必有助於患者的心理建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