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大戰,許多人心理恐慌,因為中國製造的廉價貨品,行銷全球,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民生,中國深度參與。即使中國享有龐大的貿易順差,美國和歐洲覺得很不公平,一旦懲罰中國,會引起強烈的經濟動盪,全球經濟會吃不消。
這種理論,在經濟學家和眼中只有經濟而別無其他價值觀的人,最為流行。
但是歷史學家的角度不一樣。
一八四〇年,由於航海、工業革命和貿易交通的發達,人類實驗了第一次規模的「全球化」。中國向英國和歐洲,出口大量的茶葉、絲綢、瓷器,令英國的白銀,大量流向中國。英國要求貿易對等,想中國也買點英國貨,但乾隆皇帝一早拒絕。
與今日不同之處,是乾隆之後的大清皇帝,沒有派大量所謂留學生去英國的機械廠以留學為名,盜取英國做火車頭和輪船的設計圖樣,回來抄襲,然後造大清國的船和火車,廉價賣給朝鮮和安南。
除此之外,全球化的結構,與今日一樣。美國生產棉花,英國需要由美國買棉花製造紡織產品。英國向美國買貨,需要白銀。但由於中國的茶葉,英國的白銀都到中國去了。
英國人的白銀從哪裏來的?最早由搶劫西班牙的商船而來。西班牙的白銀又從哪裏來?由殖民地統治南美洲包括墨西哥開採而來。海洋帝國主義,英國後來居上,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沉之後沒落,白銀都進了英國人的庫房。沒想到一與中國貿易,白銀又都流往大清國。
好在此時中國民間喜歡抽鴉片,而英國發現鴉片可以在殖民地印度種植。短短幾十年,中國由印度經東印度公司商船輸入的鴉片,形成了對印度的龐大貿易逆差,此一差額,剛好填補了中國茶葉瓷器等對英國的龐大順差。
鴉片在印度種植提煉,在印度製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商船運輸,口岸中介,到了廣州之後,又有個條走私運輸路線集散而北上。沿路上的客棧、酒家、妓院、保鑣,又造就了幾多蓬勃繁榮的消費?
在太平洋那一邊,美國的棉花農商,產品也有了着落,也刺激了美國東岸的經濟消費以及黑奴販賣。
鴉片那時就是帶動全球化經濟的一條巨龍。林則徐卻要執意禁鴉片,即是要砍殺這條巨龍。如果當時你是經濟學家,一個在珠江口岸的生意人,一定反對林則徐這個瘋子,覺得林則徐就是今日的川普。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呼兒咳喲,美國工農翻身解放,因為白宮也出了個玩過許多女人的林則徐。
林則徐幫可憐的中國人戒鴉片,川普幫可憐的美國人戒Made in China。我知道鴉片有害健康,但Made in China的玩具雖有部份據美國驗出或含有毒物質,兩者不可同日而語。我當然知道,不過我只是講經濟,講數字,不涉其他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