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與電子煙(利世民) - 利世民

港獨與電子煙(利世民) - 利世民

老是常出現的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不知是否不甘寂寞,提出了「港獨如電子煙」的論點,一槍插向陳文敏,再來一記回馬槍,直指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無獨有偶,又有消息指梁振英有意在2020捲土重來。近日建制派對林鄭也甚為老實不客氣;山竹過後的交通大混亂,對政府口誅筆伐最勢兇夾狼就是一眾建制派議員。
話說回頭,對梁前長官的類比,我也曾細心分析。最表面的理解,就是自由有限度。不過,再深一層次去思考,梁前長官的類比,也可以套用在愛國和戒煙之上。
「吸煙危害健康」,我覺得這句口號是控煙政策最強而有力的武器。記得影星尤伯連納臨終前為美國癌症協會拍下的一段宣傳短片:「我知道自己已經時日無多,但係我要話畀你哋知,千祈唔好食煙。如果我以前無食煙,我根本唔會響呢度同大家講我生肺癌嘅嘢。」要全民愛國,也得循循善誘吧?梁前長官有沒有想到如何一句到尾,告訴全香港人為甚麼要愛國愛到地老天荒?
「煙草商也不可以賣廣告啦!」沒錯,不過就算多年來多管齊下,社會上仍有一小撮煙民戒不掉他們的習慣。「戒不掉,便全面禁煙吧。」說到底,這才是梁前長官思想的重中之重。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施政報告前,有建制派向林鄭施壓,說憂慮港獨「借屍還魂」,所以23條立法有迫切性。從某個角度看,這種邏輯又跟要求全禁電子煙的思維同出一轍;莫雖有的罪名,向來都是宮廷政治裏最好用的一招。
宮廷政治從來都不是講證據,而其中的明爭暗鬥也不是表面見到那般簡單。梁振英和一眾建制派將本已沉寂一時的港獨議題再炒熱,從陰謀論角度看,是要令林鄭這一屆政府顯得一無是處,進退維谷。
在電子煙議題上亦出現類似情況。政府提出要立法規管新興煙草產品,就算在控煙最前線的組織,最初也只是說對政府不提出全面禁止表示遺憾;但在排山倒海的輿論氛圍下,以醫生為首的組織最終還是築成了一條共同陣線。順理成章的推斷,政府最終可能甚麼規管也提不出來,但是誰又會是贏家呢?
不要忘記,今屆政府的食衞局局長並非醫生出身。之前已經有小道消息傳聞,指醫生的集體利益對此安排頗有不滿。甚至之前一屆政府的醫委會改革,已經令到醫生的集體利益受威脅。在電子煙一事上大費周章,究竟是為了原則上堅持最政治正確的控煙路線,還是項莊舞劍,相信只有當局者才最清楚。

失去公開處理爭議的過程

香港政壇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說到底都是因為失去了一個公開透明的過程,去處理各種具爭議的社會問題。當權力集中在一人的身上,與此同時掌權者既是人人希望拉攏的對象,也可以是各路人馬所針對的磨心。本來可以理性討論的議題,也會變成了借刀殺人的凶器。為何現在變得如此撕裂?為甚麼連電子煙如此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提升到有如港獨般十惡不赦,沒有討論的餘地?究竟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又或者,香港最終還是走上那條甚麼都禁的不歸路?

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