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在薄薄的身份證駛過 - 曾志豪

高鐵在薄薄的身份證駛過 - 曾志豪

評論高鐵,最好還是親身坐一次。
我是在通車第二周坐香港高鐵北上,避過了超級大混亂的「頭啖湯」。
目的地是武漢,原因有二,朋友老家剛好在武漢,可以做導遊;到武漢的時間是4個半小時,這已經是一個普通乘客可以接受的旅程時間上限。
先說政治層面的感想。
最有爭議的「一地兩檢」,卻很諷刺地,在實際過關程序中,無法體現那種割地的屈辱。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旅客,你完全不看高鐵興建時的法律爭拗,你只是購票入閘過關再轉另外一個海關,你只會感到方便快捷。
許多人在中港邊境分界線劈腿拍照留念,也絲毫看不出甚麼惋惜,而只是像世界許多國境分界線或甚麼北回歸線的景點打卡般興奮。
有一點也很特別,譬如羅湖橋,你過了橋便到了內地口岸,只有公安;但西九不同,過了內地海關,去到候車室,你仍能看見一些香港的服務人員在維持秩序。一下子中港壁壘分明的概念有點模糊了。當然,你會說,西九本來就是香港境內。
有人原則性很強,無法接受香港境變了大陸段;有人實際出發,覺得一地兩檢很方便。
我想起一首詩,「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不論古今,都有這種「順應」和「不忿」的掙扎,或許今天也是「直把西九當神州」。
當我從武漢回香港時,乘務員在閘口分流,呼喊「到長沙的這邊排隊,到廣州南的這邊排隊,到香港西九的這邊排隊……」這一刻「香港西九」也就和其他內地城市一樣,放置在高鐵網絡供人選擇。唯一分別,到香港西九的一定先取票而不能單靠身份證過關,因為中港兩地的身份證系統並不統一。
然後你醒覺到,「一國兩制」的分界線,可能就只剩下那張薄薄的身份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