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娥政府發起的所謂土地供應大辯論,還未結束,各方意見還未整理分析,主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已向鄭月娥呈交臨時報告,以便她制定來年施政方針。然則意見整理分析等餘事,還是免了吧,何必再浪費公帑。
當然,鄭月娥的「諮詢民意」,是什麼意思,香港人很清楚。二零一三年,她任政務司長,邀社會學者周永新研究市民退休保障事宜。周永新廣徵民意,潛心研究,一年之後,寫成報告,建議設立全民退休金。鄭月娥一看,完全不合己意,就譏為「不切實際」,棄如敝屣。
現在,她一面搞土地供應大辯論,一面自稱「代基層的孩子發聲」,說要填海造地,要取農地及郊野公園建屋,建屋要公私合營等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怎會不心領神會。於是,他們的臨時報告主張公私合營,主張填海,主張斵削郊野公園,說基層市民支持,社會也普遍同意。至於當局免費供富豪玩樂的粉嶺高爾夫球場,港人雖然十九認為應改建為公屋,鄭月娥卻顯然無意收回,於是,臨時報告就說「民意分歧」。難怪規劃署前助理署長伍華強批評:「整場大辯論,給人一個印象,是假得很。」更難怪全港基層爭取住屋權益聯會九月二十三日到郊野公園抗議說:「鄭月娥不要拿我們做幌子,達其不可告人目的。我們反對破壞郊野公園。」
去年七月,鄭月娥一上任行政長官,就聲言要解決「香港居不易」問題。其目的則不外大舉填海,以香港公帑濟中共國營建築公司;並把富商囤積的廉價農地化作千金一尺樓房,以逞官商大欲。本土研究社、綠色和平等團體已多次指出,香港不是沒有土地,只是鄭月娥政府致力宣傳「土地不足」而已。而宣傳越是深入民心,樓價越是有升無止,鄭月娥的樓房政策就越是成功。所以她上任才一年,樓價升了百分之十六,輪候公屋時間則延長至五年零四個月。
華懋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是難得說人話的地產商。他說:「香港其實有地,但鄭月娥的樓房政策鼓勵炒樓,市民居大不易。香港社會真可憐。」斯言也,吾無以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