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是宿命。但颶風山竹蹂躪香港,大樹有多弱不禁風,還是震驚全城。由核心內圍到核心外圍、鬧市到郊外,被圈養似的上萬棵盆栽樹被連根拔起、斬頭、肢解,不得好死,彷彿是香港獨有悲歌:人有人住劏房;樹有樹困花盆,寸金尺土、「樹」途同歸。
由豐子愷《劫後重生》到大樹遺容
早幾日到金鐘亞洲協會看展覽《詩韻—當豐子愷邂逅竹久夢二》,其中一張豐子愷漫畫霍地震撼我:他畫被斬到七零八落的大樹重現新枝,畫題《劫後重生》,諷刺是展場落地玻璃外望,就是滿目瘡痍、劫後未重生的一片樹林。這作品提醒我,樹木是我們集體回憶的一部份。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天天相見的樹木,一旦被摧毀,能不痛心嗎?
尖沙嘴1881 Heritage逾百年細葉榕被吹倒;沙田馬場內一棵與彭福公園共同成長的逾20歲細葉榕遭重創,有人甚至在臉書上開設「慘遭山竹毒手的樹木」群組,記錄大樹遺容。
看完展覽,我急不及待跑到亞洲總會另一個入口,看望九死一生的「長頸鹿樹」是否健在?它可算是亞洲協會和正義道的「名物」。如果貓有九命,「長頸鹿樹」也不遑多讓,有豐富的死過翻生的歷史。
「長頸鹿樹」也是香港尋常的細葉榕,只是經歷不尋常。它高16米,樹冠闊15米,樹齡過70,因為榕樹氣根不斷落地伸延,令樹形貌似長頸鹿而命名。「長頸鹿樹」九死一生,是頑強生命力的象徵。
話說2008年,本港罕有錄得包括浣熊、黑格比、鸚鵡等四次八號或以上烈風吹襲,其中需掛九號風球的鸚鵡更是歷來第二接近天文台總部的熱帶氣旋。「長頸鹿樹」就在當年颱風季節被雷擊中,部份主樹幹被燒毀,損害嚴重,險要被截肢移除。後來經過樹木專家搶救與護理,「長頸鹿樹」最終保存下來,而曾歷焚燒的部位更留有深邃的傷痕,令「長頸鹿樹」更見獨特,那是上天給它的新紋身。
站在長頸鹿樹的面前,看到它枝繁葉茂的屹立不倒,心中不禁有些感動,忍不住跟它擁抱了一下。
未必人人能理解樹木也是家人。今年3月仙遊的長江製衣集團主席陳瑞球位於九龍塘紫藤路的大宅外,便有一棵樹齡高達120年的合歡樹,長得比房子還要高,有段時間我不時探望陳伯,經常聽他講大樹的故事。「1969年我們搬來這裏時,它還是小樹,有三急的的士大佬或附近的狗都喜歡在樹下『施肥』,所以它長得特別旺盛。」
對康文署而言,它只是一棵名SSP16的樹,但對陳家而言就是見證他家族成長的證人。幾年前,政府認為該樹有潛在的風險,故決定移除,斬樹前夕陳伯和家人帶着亡妻的遺照在樹下合照,那照片我不會忘記。
有些人,或許也像大樹,歷經磨難、滄桑,九死一生,展現頑強的生命力。
撰文、攝影: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