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宣布2020年實行「社會信用體系」,澳洲廣播公司上周一篇報道,透露先導計劃詳情。有些人覺得匪夷所思,難以置信。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計劃裏,每個人都有一個分數,例如800。生活上很多事都能給你增分或減分,普通至走進一家超級市場購物,你也會被監視。你買酒太多,顯示有倚賴的傾向,減分;買嬰兒紙尿片,顯示你有責任感,加分。其餘明顯的錯誤行為如犯法、欠卡數、欠交社保,自然也會扣分。每個人的分數都在系統裏即時更新。
到底社會信用體系是否真的如此運作,尚待證實。但分數影響生活至巨,已有實證。《環球時報》今年五月報道,社會信用體系下已有四百多萬人次被禁止乘高鐵,一千多萬人次被禁止乘飛機。果然是「失信者寸步難行」。
習大大下令要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配合手機程式的大數據、無處不在的攝錄鏡頭,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監控,要懲戒的,可能超於強佔座位或逾期繳費等壞行為。
高分的一等良民,在入學、就業、社會救助都有優先地位。試以香港小學派位來思考,若說家長的社會信用高分,子女可優先派入九龍塘男女名校,家長豈不會由懷孕當天始便奉公守法、規行矩步?示威遊行還是可免則免。
這是完美的社會控制手段,也是政治魔幻小說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