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表《關於中美經貿磨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內容雖然空泛,但各方解讀不同,有人說中方的貿易戰立場變強硬,有人卻說北京在求和。為甚麼有如此矛盾的看法?習近平推出這份白皮書的目的是甚麼呢?
面對特朗普倏然而至且狂風驟雨式的貿易戰,北京的反應從開始的錯愕、難以置信,之後誤以為美國只是想要拿取大額定單,作出機械式的應對策略——談判、讓步送禮,最後才驚覺特朗普來真的,想全方位打壓中國,北京因而陷入慌亂,進入茫然不知所措的階段。經過幾個月醞釀沉澱,北京才發表這份白皮書。
白皮書洋洋灑灑3.6萬字,說白了就這麼幾句話:貿易戰是美國的經濟霸權主義和欺凌行為;中國已經多番忍讓,更沒強制外國企業進行技術轉讓,「中國談判的大門一直敞開,但談判必須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為前提,不能在關稅大棒的威脅下進行,不能以犧牲中國發展權為代價」;「對於貿易戰,中國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這份白皮書不僅寫給外國人看,也用來給中國人打氣、為習近平開脫責任,所以它看起來既一團和氣,有點服軟的意味,呼籲以談代戰,另方面又很強硬,表現出不惜一戰的決心,以捍衞民族尊嚴。說到底,習近平底氣不足,自己的決策又有諸多失誤,才一方面求和、另方面應戰。可以說,放低身段示弱是面向美國人的;揮舞拳頭叫囂吶喊是面向中國人的。這就是白皮書充滿矛盾的根源。
求和不成 戰勝更難
從近期習的一系列講話和動作看,他的信心明顯不足,求和不成,戰勝更難。事實上,除了向中國貨徵懲罰性關稅,特朗普的對華攻勢異常凌厲,而且一浪接一浪。到了上星期四,美國政府突然宣佈制裁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部長李尚福。過去40年,無論中美關係多差,甚至六四事件後美國對北京如何不滿,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也沒將具體責任指向某位中國官員。今日可制裁李,他日也可因中共違反對北韓、伊朗等國禁運命令,懲罰另一位中共官員,任何官員都有機會進入黑名單。這對中共官員的震懾力極大,畢竟不少高幹家屬都在美國,這個打擊就會非常實在和致命,更不要說巴拿馬文件都列出那麼多中共高幹家庭在海外的資產,美國情報及稅務部門又怎可能掌握不到?一旦美方公開他們的資產,對中共官場必造成極大衝擊。
面對這些攻勢,習近平可謂一籌莫展。當然,習也非坐以待斃,而是作出反制裁,只不過效用不大,美股反而不斷創新高,美國經濟更是欣欣向榮。打又打不過美國,和談又滿足不了侵侵的胃口,也就只能作出戰略退卻的準備了。《人民日報》近日多番強調,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場貿易戰「是早晚的問題」,是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後必與守成國家的美國發生激烈碰撞並受到刻意打壓。今次的白皮書也不斷強調這一點,將貿易戰的責任推向美國,認定這是美國的經濟霸權所為。這是為自己失策而誤墮貿易戰陷阱作開脫的準備。
習近平周初考察黑龍江時表明,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着中國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但這不是壞事,因為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習重提毛澤東時代的「自力更生」,意味着這場貿易戰不會在短期結束,戰後中國經濟也將重創,全國都要為此作準備。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