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處理西貢區生活污水的西貢污水處理廠在颱風山竹吹襲期間受嚴重破壞,現時每日有近1萬立方米未完成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附近水域。根據當局抽驗海水的結果顯示,污水廠附近一帶水域大腸桿菌含量超標,而西貢區3個泳灘的水質暫時未受顯著影響。
泳灘水質暫未受影響
由於風災後西貢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設施維修需時數月,現時污水只經一級處理及消毒後就排放入海。渠務署昨首次公佈西貢污水處理廠鄰近海域及泳灘水質監測結果。
當局分別於西貢污水廠3號泵房及污水廠隔鄰的泰湖閣對出海面,抽取水樣本作大腸桿菌檢測,發現本月21日兩處海面分別驗出每百毫升海水含量達300個,若以環保署泳灘水質作標準,每百毫升海水大腸桿菌含量超出180個,即屬欠佳水平。至22日當局再於兩處抽取水樣本化驗,其中泰湖閣對出海面的大腸桿菌已跌至每百毫升海水含量少於1個,屬良好級別。但西貢3號泵房對出海面的水樣本,大腸桿菌含量仍達每百毫升海水200個,屬欠佳級別。當局指有關數據屬初步結果,仍待進一步驗證。
至於西貢區3個泳灘水質暫時未受顯著影響,環保署本月19日曾抽取水樣本化驗,結果顯示橋咀泳灘大腸桿菌含量達每百毫升海水25個,水質屬一般級別;三星灣泳灘大腸桿菌含量為每百毫升海水23個,廈門灣泳灘大腸桿菌含量為每百毫升海水4個,均屬良好級別。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