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更明亮的一天 - 邁克

夏季更明亮的一天 - 邁克

楊德昌在法國的觀眾緣遠不如侯孝賢,後者的姓名他們唸不出來,暱稱HHH居然不脛而走,法語習慣不發音的字母連中三元,雪雪有聲名留青史。《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當年有沒有正式發行不記得了,這次修復版放映兩星期就徹底人間蒸發,令打算三看四看的我悵然若失,通常同類藝術片再冷門,都會在二輪影院攝早場期,一周一會延綿三數月,說走就走的個案非常罕見。大概因為片長幾近四小時,開十一點的話三點左右才散場,嫌阻礙了一點鐘午飯黃金時段,既然反應不算熱烈,乾脆一刀兩斷。而之所以熱不起來,除了普羅大眾對台灣歷史缺乏基本認識和研究興趣,枉費了濃烈的時代背景及細密的人脈組織,可能和沿用英文片名也有關係:《夏季更明亮的一天》在法蘭西口腔韻味蕩然無存,而且我懷疑貓王在這裏歌迷不多,根本沒有人知道或者關心出處。
迷失翻譯的問題《獨立時代》更加嚴重,《A Confucian Confusion》太巧奪天工了,九十年代初孔子學院尚未在海外發圍,儒家的矇查查如假包換,英文人的滿嘴玻璃珠,法文人骾死冇命賠。這一部我清楚記得夾在台灣電影周放映,場地是Les Halles的UGC,適逢地鐵巴士大罷工,住第十六區的大鄉里只好截計程車出城,不料去到協和廣場交通全面癱瘓,捱義氣靜坐二十分鐘毫無寸進,卒之狠心扔下司機哥哥急步飛奔戲院。前車可鑒,散場後疊埋心水走回家,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走到一半開始落雪,人肉演繹吳君麗名作《為郎頭斷也心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