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份禮物 - 邁克

最後一份禮物 - 邁克

雷先生整理黃小姐遺物,找到一批我寫給她的明信片,寄回來物歸原主。隨寫隨寄的片言隻字,真沒想到有人海重逢的一天,逐張逐張看,彷彿是善意的報仇,只好淡淡一笑。九十年代初到巴黎那幾年寫得特別勤快,既然有幸住在光影首善之都,近水樓台先得月,似乎有義務向在電影節勤奮工作的她報告影壇近況,去威尼斯影展和柏林影展觀摩更加口若懸河,噼哩啪啦指手劃腳,滿紙荒唐的無忌童言。幾乎張張都鄭重註明年月日,也不知幾時養成的啼笑皆非潔癖,有種戰地記者現場報導的況味,唯獨有一張只簽了十月十五號,年份不詳,但一見那句「十一月去倫敦電影節睇楊德昌」,真相馬上大白:當然是一九九一,當然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最近此片修復版在巴黎公映,一連看了兩場,想來想去想不起首映究竟在什麼地方看,隔了數星期答案竟以失驚無神的方式呈現,真是始料不及。隨即還記起,那時黃小姐辦公室牆上貼着《牯嶺街》台灣原版海報,大特寫裏張震未成年的眼睛肆無忌憚直視等待他征服的世界,既冷且熱又純又利,教人一方面心寒一方面心痛,縱使從未分享心得,冥冥中,我們的楊德昌電波大概已經這樣接通。去年春季香港電影節出版楊德昌回顧特刊,委托小朋友代購,他去得太遲,擺賣攤位收檔了,平日能不麻煩人盡量不麻煩人的我忽然轉性,一不做二不休打黃小姐主意。十一月約見面,因為之前她跌傷手,不好意思要她為芝麻綠豆勞心,忍住沒有提她記得帶,誰不知她帶來了,而且不肯收錢。啊,最後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