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基金】空少客死異鄉媽媽墳前過節

【蘋果基金】空少客死異鄉
媽媽墳前過節

【本報訊】中秋佳節本應人月兩團圓,但今年6月香港航空「空中少爺」嚴卓斌(Calvin)在馬爾代夫遇溺後身亡,遺下相依為命的媽媽,性格堅強的嚴媽媽捐出兒子器官讓他遺愛人間。今年中秋節,她未忘昔日兩母子到外婆家三代同堂吃晚飯的溫馨日子,只是今年要度過沒有兒子相伴的一個人中秋節,慨嘆今年依舊抬頭看月光,依然會陪伴Calvin,只是賞月之地變成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說不盡的唏噓無奈。

記者:林穎嵐 攝影:麥超億(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山竹襲港過後,嚴媽媽日前冒着熾烈陽光到墳場探望兒子,她取出毛巾,細心拭抹碑牌上點點污跡。終年27歲的嚴卓斌,生前在香港航空任職「空中少爺」,今年6月初當值隨機組到飛馬爾代夫首都馬累,至6月8日與同事在當地著名的卡尼島(Kani)度假村Club Med參加一天水上活動時,於約1.1米深泳池遇溺昏迷,在當地留醫至同月14日返港救治,延至翌日死亡。嚴媽媽捐出兒子的肝腎等器官,其後屍體火化,骨灰撤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紀念花園,並獲在墳場的大愛恩人紀念碑立碑牌紀念。

重提兒子往事,她哭至雙眼通紅,早年跟丈夫離異後她與Calvin相依為命,為撫養兒子她當保安員,她形容兒子讀書成績不太好,當空中服務員後才開始人生新一頁。在航空公司工作,Calvin常常離港出差,她最欣賞兒子惦記着她「過時過節,尤其中秋節Calvin都會調假回來陪我,但以後的中秋,都會一個人過」。
嚴媽媽對兒子的思念,可見於她模仿兒子的說話方式,訪問中,她常說「仔,阿媽今次做到嘢」,她笑言這是Calvin的口頭禪。過去三個月,她每日到墳場探望兒子,清潔碑牌,跟兒子說說生活瑣事,她坦言但兒子死了,失去人生方向,「我一個人在家,Calvin一個在墳場,我們各有各孤身上路,不知前面的路怎麼行。」她說每天腦海空白一片,只有到碑前與兒子聊天才得安慰。

現時她仍住油塘舊居,但不敢在家煮食,甚至連一個人在家都怕觸景傷情,「以前佢(Calvin)每晚都在電腦前,有時煮東西給我吃,或者我們一起煮東西吃。現在我好怕入廚房,還怕看到那張沒人用的電腦和椅子,以及他的床」。

以前兒子在家,她出外或返家說聲「我回來了」或「我出門了」,現在她仍保留這個習慣,還有兒子的事物,甚至會躺在Calvin的床懷緬過去,「希望聞到他留低的氣味,會覺得他在我身邊」。今年中秋節她選擇帶同月餅、生果和鮮花到Calvin的碑前拜祭,跟兒子說說家常事,當是過節。
嚴媽媽說,至今仍記住5月28日跟兒子最後一天的相處。當日她與朋友到歐洲旅行,Calvin送她到機場,6月7日她回港,同日Calvin到馬爾代夫出差,她憶述希望自己旅行回港當日約兒子見面,可是當時兒子已登機緣慳一面,但兒子曾說「惟有等我返來先見啦,媽咪,我們要半個月後再見啦。」沒料這約定從此成為永訣。

她續稱,兒子抵達馬爾代夫還給她短訊報平安,翌早又收到兒子報告去Club Med玩,沒料同日下午卻接到航空公司通知Calvin發生意外,她其後趕赴當地「當我再見到他時,他已全身插滿喉躺在ICU病床。」

6月15日Calvin離世,噩耗傳出,大批友人致哀慰問,嚴媽媽稱一直覺得Calvin熱心助人,直那刻才知兒子人緣好,朋友多,她說其後更發現兒子報喜不報憂,「當他受了委屈或不如意事,都不會跟別人或者我講」。也許兒子是為了保護她,但她對此感到遺憾,「他只想跟我有福同享,有難,他不捨得要我當。」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近月一直跟進「嚴卓斌遺屬」的情況,多次致電慰問嚴媽媽,協助她走出喪子傷痛,並提供所需援助。請讀者支持她重投新生活。

「嚴卓斌遺屬」暖流之友編號:C4534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Facebook專頁: 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10間大家樂分店之捐款箱
– 灣仔「壹.蘋果店」之捐款箱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