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填區獨白:阿信屋與裝修佬(楊懷康) - 楊懷康

堆填區獨白:阿信屋與裝修佬(楊懷康) - 楊懷康

759阿信屋的林偉駿先生辭世,全城哀悼。不巧,競爭事務委員會挑這個時候來檢控在新蒲崗景泰苑做裝修的陳金水、林保旺合謀定價。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大有關連。
林偉駿本為廠佬,生產電子零件。生意不前,眼見超市集團銷售的零食枯燥乏味,於是在2010年創辦759阿信屋,入口韓國、日本零食,以克己價益食家。他贏得不少粉絲,神速在全港18區廣開759阿信屋,高𥧌時達270間之多。來勢洶洶,超市集團固然奮起跟進,引入新品種零食;類似零食店亦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競爭沒有打擊林先生的勃勃雄心,反而激勵他開闢新戰線;零食之外,進軍化妝品、日用品、雲吞麵、車仔麵,不一而足。舖租貴、擴充速,而仿效者眾,及至日圓匯率逆轉,759陷入捱打狀態。除了調高價格,又出售物業套現應戰。蠟燭兩頭燒,身罹糖尿、心藏頑疾的林先生心力交瘁,自不待言。他奮戰到最後一刻,自行駕車到醫院,其堅毅精神,教人欽佩。
起初維他奶、可口可樂留難759:不抬價與超市看齊,將不供貨。此可無礙林先生入口水貨可樂以為抗衡。超市集團雖是財雄勢大,卻阻不到他迅速連鎖擴張。他開舖多、入貨量大,然而超市集團及對手照辦煮碗,到韓國、日本入貨,他亦莫奈之何。於此可見,對外開放貿易、本土不橫加入市門檻,着着便利生意轉型變身,牽動劇烈競爭,消費者坐享漁人之利。
林先生跟責在對付合謀定價的競委會何涉?話說陳坤耀教授尚在港大授徒之時,港英委以消委會主席重責。其任內重頭戲之一,是調查超市集團可有寡頭壟斷魚肉消費者。許家屯有言,「屁股指揮腦袋」。既為消費者請命,調查有何結果,不難推斷。超市果有壓榨消費者?
在零食環節,從759輕易入市、迅速擴張、掀起劇烈競爭可見,即使三兩集團雄據市場,此等寡頭亦紙老虎而已。君不見在高端有機食品環節,有city'super、一田及一眾專門店佔領上風;在低端凍肉、菜蔬、水果環節,則有佳寶、農家及街市攤檔咬着不放。超市集團有否面對競爭,毋須多說。不可不知者,是消委會調查超市乃競爭法、競委會、競爭審裁署等等之濫觴,開始了今天的格局。
超市之外,要政府插手促進競爭的有識之士又莫不指控油站同步加減泵價,擺明合謀定價魚肉市民。此等指控所罔顧者,是油公司有五花八門的折扣優惠,而競爭劇烈;消費者的實際付出跟泵價大有分別。

積極不干預退場

儘管超市、油站一再被揪出來打藤示眾,港英可信奉「積極不干預主義」的「市場自動調節機制」,對要政府插手干預的訴求往往虛應其事,不了了之。及至97過渡,情況開始有變。
起初執權者尚曉得念「積極不干預主義」的口簧,卻不知其所以然。當國際大鱷在98年來襲,即慌不擇路,千億入市矣。眼見大陸已在1993年十二月實施競爭法,曾蔭權政府哪還敢落後於形勢?加上那時尚身在泛民陣營的湯家驊推波助瀾,曾蔭權便在2012年卸任前緊跟國家步伐推出了競爭法。
梁振英以689票當選特首即委任胡紅玉為競委會主席。就任之初,她指出競爭法是新鮮事物,中小微企若是不熟悉法例而觸犯無傷大雅(de minimis)的合謀議價,官家將從輕處理,先警告後執法。實際運作起來,則是另一回事了:競委會至今起訴的三宗案件中,兩宗涉及裝修商,反而沒有招呼超市、油站等「始作俑者」。
眾所周知,裝修的價錢往往隨手工、用料之不同而異,差距不難有天淵之別;加以客戶的要求複雜多變,這一行由是不時招來打死狗講價之非議。為了降低交易費用,找朋友介紹相熟裝修公司或師傅,殆為常規。這樣的行業,個別商號或師傅能合謀定價?香港律師費出了名貴,小商戶要跟燒公帑打官司的競委會角力,謹此寄予摯誠的祝福。
諷刺的是,競委會在17年調查過油站,結論是其「原罪」——「平行定價」(泵價同步起落)——並非合謀定價。造福消費者,油站則該清楚展示泵價及折扣云云。此外為了促進競爭,政府應提供土地多建油站。689盲搶地,為粒粒皆辛苦而哽咽,他對競委會這個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建議又作何感想?
超市寡頭壟斷的指控讓香港走上了官僚干預的不歸路。當競委會尚未來得及發威之際,港英「積極不干預」的餘蔭造就了759阿信屋這個香港故事。現今裝修佬給拿來開刀祭旗了,「市場自動調節機制」尚能運作,再創林偉駿般的傳奇否?

楊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