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說一說戈渣

【翻尋薇】說一說戈渣

【翻尋薇】
從巴黎飛到南法尼斯,不過一個半小時,但是在眼前展現的彷彿是另一個世界。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個叫做蒙頓(Menton)的小鎮,以生產馥郁芬芳的檸檬聞名,品質不遜於西西里檸檬。從尼斯機場開車到蒙頓,大約一個小時。蒙頓位於法國與意大利的交界,文化上就好像西班牙和法國的巴斯克地區,吸收了兩者的特色而貫通交融,同時又保留自己的身份。蒙頓漂亮極了,車子一駛入鎮上,我馬上被面海而建、櫛次鱗比、色彩明艷的古城建築群所吸引了。後來把照片放上網,讀者說,這是意大利南部沿海村莊的風格啊!正是!

因為地緣關係,這天晚餐就開車跨過由軍人駐守的邊界,到毗鄰的意大利小鎮Dolceacqua去吃飯。負責接待我的是落戶在蒙頓的阿根廷名廚Mauro Colagreco的助手Valentina。她是一位食物歷史學家,跟她相處可真樂趣無窮,每種食材、食物,都能從源遠流長的背景講起,故事娓娓動人,我實在獲益匪淺!她把我帶到一家叫做Viassa的小館子,吃的是摩登賣相、味道傳統的意大利菜,僅僅是前菜,就吃了好幾道我從未吃過的,包括這一款小點心:Panissa。有食物歷史學家「陪吃」真好,人肉google就在身邊。她告訴我,這正正是源自Dolceacqua位於的省分——利古里亞(Liguria)的食品,是一款街頭小吃,也是舊時社會資源貧乏,人們嘗試物盡其用下所製作的吃食。

為何跟戈渣扯上了關係?

賣相看起來,就跟我們的中式炸豆腐無異,入口卻是濃厚的鷹嘴豆香——沒錯,Panissa的內餡,正是鷹嘴豆麵粉加水拌成,加點胡椒和鹽調味,然後下鍋炸成,很樸實沒花巧。看似簡單嗎?但其實也講究功夫:將所有材料混合以後,必須以小火煮開,在過程中不停攪拌,直至煮熟。煮熟後,將這個餡料倒入一個已經塗抹了一層油的長型模具,將之壓平,然後靜置冷卻。冷卻以後,再放進冰箱裏過一夜,讓它變硬,要做菜的時候,才拿出來倒置於砧板上,然後切塊,下油鍋炸。
於是我想起了戈渣。對廣東菜有一定認識的食客,必然對太史戈渣不會陌生。有一陣子,飲食傳媒非常熱衷於報道戈渣,費了一番心思去了解它的來龍去脈,畢竟,「戈渣」這樣的造詞和叫法,也太不廣東話了。最後,大家一致相信,江太史是受到中國北方街頭小吃「鍋炸」的啟發,注入了自己的想法和粵人飲食習慣後,將之改良,成就了一道經典。好幾年前,我在北京「厲家菜」吃過戈渣的真身,菜單上寫的名字是「餎餷」,讀音跟「鍋炸」、「戈渣」一模一樣,相信這是古字。餎餷是以豌豆蓉作餡,切成扁扁的一塊去炸,看起來像豆腐乾,吃的時候蘸糖或者醬油蒜茸提味,跟太史戈渣完全是兩個世界的產物。太史戈渣,這些年經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老師發揚光大,老好菜式得以傳承:先要熬一鍋上湯,然後加入玉米粉、雞蛋、蛋黃攪成漿作生胚,漿要煮成糕糊狀,然後調味,待冷卻,再放進冰箱冷藏大約6小時讓其定型成硬糕。吃之前,硬糕狀的生胚切成菱形,在外層掃一層薄薄的玉米粉,再放入熱油以文武火炸成金黃色──這已是簡化說明的步驟,裏邊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兼顧,因為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連江老師在食譜裏也直言:「戈渣不是一做就成功。」要掌握訣竅,必須多練習幾次才行。所以,江老師的嫡傳弟子大師姐,她教人做戈渣的時候,也會鼓勵大家在家先用罐頭雞湯來實驗,做過一兩次以後,掌握了心得,才去熬上湯做正式的版本也不遲。

家庭版以海膽取代雞子

江老師說,太史戈渣的要求必須是「一口炸的湯」!不止是外脆內嫩,咬開以後,裏頭的鮮味必須泉湧而出席捲舌尖,好像炸的湯溶在口裏一樣,有美味,有感官刺激。「特級校對」陳夢因先生也曾在書中記載,雞子戈渣乃是昔日太史第名菜,深受權貴歡迎,會加入雞子去做這道菜,除了取其鮮味,也跟一眾男士深信雞子能壯陽有關……
有上湯又加入雞子,可以想像鮮美食味,無以尚之。然而,家用版,不容易買到雞子,江老師以海膽取代,將鮮味升級,雖然不如雞子般出色(畢竟海膽的特質是,一旦熟吃,鮮味就沉了下去,不如生鮮的那麼香甜活潑濃郁),但也不俗。太史戈渣,可說是投胎轉世的新面貌,若不是追溯始源,即便跟原裝正版的「餎餷」擺在一起,也無法聯想到兩者之間有前世今生的關係。倒是這北意大利傳統小吃Panissa,跟「餎餷」猶如同卵雙生!有的人也許會說:會不會又是馬可孛羅把它帶回意大利呀?哇哈哈——順道一提,我向Valentina求證,東方人都愛說,是馬可孛羅把中國麵食帶回意大利,所以才有了pasta的誕生。Valentina聞言一怔,說pasta是由中國麵食演變而來的,這點有史料證實,倒是從未聽過與馬可孛羅有關!她說並非沒有可能,但必須回去大學跟教授研討,再找資料佐證,才能證實我們「東方傳言」的真偽!

香港僅有數家中餐廳提供太史戈渣這道菜式,文華廳也將會推出由大師姐親自指導行政總廚黃永強製作的海膽戈渣。

Valentina是食物歷史學家,跟她相處了三天,受益匪淺。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