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陌度阡】中秋‧秋分‧菱角

【越陌度阡】中秋‧秋分‧菱角

【越陌度阡】
明天便是中秋節了,中秋節是農曆節日,定在八月十五日。如果換轉為西曆(陽曆)就每年都不同了,今年是在9月24日,可是上年的中秋節卻很晚,是在10月4日,足足比今年晚了10天。原因是農曆是以月相盈虧為基礎,每個月只得29或30天左右,一年下來,比陽曆少了十來天,要每隔數年以閏月去補回缺少了的日子,以契合太陽的周年回歸時間(365.24日)。

上年2017年就是因為多了閏六月(即是有兩個農曆六月),影響了中秋節的來臨時間,對於城市人來說,早一點晚一點放假都沒有啥大不了,可是對於莊稼人栽種就大有影響,特別是北方農民,因為融雪、初霜、終霜的日子會大大影響下種以至收成的時間,如果弄錯了,可以釀成歉收甚至失收,便需要一個以精準太陽回歸年為基礎的數算辦法,「二十四節氣」便是這個讓農夫依據的曆法部份,只要留心一下便知每年的節氣都在西曆的某一兩天,例如節氣之始的「立春」必定是西曆的2月3或4日前後。農民曆(農曆)的精髓是兼收「陰曆」月相潮汐資料,以及「陽曆」太陽運行及氣候變化的「陰陽合曆」。
不過,有趣的是,香港農夫很少會依據「節氣」工作的。我在新界的農村長大,老農夫不大以「節氣」為判斷下種的基礎,春耕下種多數是以農曆新年的日子計劃,而秋耕則以中秋節為依據。例如中秋前便要修剪妥當荔枝龍眼樹,之後便要培植冬天的菜苗等等,可是我想每年的中秋節也不同啊!會有問題嗎?但經年以來,那些老農還不是栽得好菜好果,原因就是香港一帶的氣候是無霜也無雪的,菜農基本上是周年全天氣候耕作,耕種形式對曆法要求較低(只有種年花的除外,所以花農栽種是根據「冬至」及「立春」兩個節氣推斷工作內容的,有機會再詳細談談)。就中秋來說吧!每年的中秋節多在西曆九月下旬,跟「秋分」的日子差不多(9月22、23日左右),而秋分正是日夜半分的日子,之後便會日短夜長了,晚間的氣溫也明顯改變,夜涼露冷(正好夾在「白露」「寒露」之間),正是孕育冬季蔬菜的好時機。

菱角難種 日照下靜水缸中培育菱角苗

中秋的應節農作物之中,菱角可是代表了,形態突出,又可作為鄉童的玩具。我是一個山地鄉童,對水生農作物不大熟悉,但又滿載好奇,而且中文課本上描繪的水生作物多得文人雅士詠頌,紅菱白藕多麼詩意。可是,我就是栽不成菱角!十幾年前即不停試栽,都以失敗告終,但今年終於成功繁殖了。栽培菱角,初期要克服的問題,就是如何把中秋時買下的菱角儲藏至來春回暖時下種。放在冰箱不成,風乾又不可,唯有直接在秋天下種。可是,直接放入塘底,水溫太低發不出芽,便放於淺水盤中育苗,但又變臭變壞,最後發現以魚菜共生系統的富氧流水育苗效果最好。不過,菱苗可放入池塘時已是深秋,很快便凍壞,也是全軍覆沒。
歸納下來,知道菱角發芽生長都要高溫,但種子只有中秋才有。於是便把發芽成功的菱角苗放於碩大深闊的靜水缸中培育,並放於日照之下,就算是寒冬日子,水溫仍能保持。靜待至明年清明之後才安放塘中。今年的菱角已滿佈大片池水,現在雖只得數十只菱角兒在水中,但只要晚間溫度再低一些,菱角花便會長滿一池,之後大家便能採紅菱了。

中秋時吃的菱角,其實是「菱」在水中長大的種子。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