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期待九月,除了是生日月,近年還多了一個理由:每到這個夏末秋初的月份,就是我們的傳媒籃球隊Mediators到台北角逐新聞盃籃球錦標賽的時候了。已連續四年參賽,但出發前的感覺卻依然如小時候學校大旅行前般興奮。
每年赴台,是比賽,也是集訓,已成球隊傳統。天天過着晨操晚練(或比賽)的日子,上午練體能,下午走戰術。年紀大了,體力就當然不如年輕時了;幾天下來,就覺操練體能時與隊友集體報數有如死亡倒數,跳射練習後累得幾乎連手也抬不起來。每日要與全身肌肉痠痛搏鬥之外,還有實力超強的對手。對賽隊伍,有前SBL(台灣超級籃球聯賽)球員在陣,亦坐擁兩米長人;幾次想在中路突破時遇上攔截,是名副其實的硬撼高牆。
這樣的日程,對我們這些既高齡又業餘的球員來說,是有點壓力的。無論在訓練與訓練之間,或訓練和比賽之後,返到酒店就只想立即倒在床上;新加入的、年紀較輕的隊友會於訓練後外出走走,我卻是連吃飯的力都欠奉。推掉一些工作,然後把自己每天都弄得像虛脫一樣,值得嗎?當短短一周過去見到自己的明顯改善,氣力變強,手感提升,那一刻,就覺那付出和收穫相比,實在划算到不得了。
人越大,生活就越紛擾,每天應付不同角色身份,又有幾多機會可以專心一致把一件事情做好?每年有一個星期這樣的旅程,我會視之為一次幸福的修行。一個人能夠跑跑跳跳的日子是有限的,那趁還能跳還能跑,就再多用點力去跑跳吧。
人生有機會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真好;有朋友說我們很瘋狂。我想說,來年這個時候我就正式踏入「四字頭」了,換個角度,帶點悲哀地想:人的一生,到底可以瘋狂多少回呢。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