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十六名女子指控性侵的特朗普當了總統之後,提名被一名女子指控性侵的卡瓦諾任最高法院的終身大法官;說這件事合情合理到底犯了語病,說是物以類聚則庶幾近矣。奧巴馬見中期大選在即,終於打破沈默,點名批評他的繼承人:「特朗普只是病徵,不是病因。」大道至簡,誠哉斯言。正所謂獨木不成林。特朗普的言行他的擁躉比誰都清楚,但是他們就是喜歡他這樣,所以才把他捧上去做代表。排外孤立,歧視異類,白人至上,輕視女性,父權獨尊,這些因子一直潛伏在那裏蠢蠢欲動,伺機而作;巧遇侵侵,齊上青雲,而這個卡瓦諾正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
如今特朗普和保守派共和黨聯手,意欲急急腳將這極右派的寵兒卡瓦諾送上神枱,一方面將有關他的大量資料檔案密密收藏拒絕公開,一方面閃電公聽,並決定提早投票通過。即使卡瓦諾在公聽之際對很多提問都避而不答(包括女性是否有生育自主權,總統涉嫌犯法是否不能起訴,1882年的排華法案是否合理),控制大局的共和黨依然打算棚尾拉箱,落雨收柴,以免夜長夢多。果然在上星期六,晴天霹靂,形勢急轉直下,蓋有女子匿名指控卡瓦諾在中學時代性侵,繼而在星期日閃電挺身公開自己身份姓名:原來是加州心理學教授基絲汀福特女士,芳齡五十有奇。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亦不甘示弱,立即同意在下星期一公開聆聽被告原告雙方現身說法,又說這性侵指控分明有政治目的。這話可笑,在華盛頓,法律道德宗教經濟醫療,那一樣沒有政治目的?重點是此項指控是否屬實。更可笑的是立即就有六十五名自稱中學時代就認識卡瓦諾的女子聯名寫公開信申明這終身大法官候選人一向尊重女性。十七歲的卡瓦諾就讀於天主教男校,居然有把炮和六十五名或更多的同齡女性有深交友誼,可見其魅力不凡,天生的大將之才。那邊廂馬上有了回應:二百名女性亦聯名寫信公開支持福特女士,相信她的指控可靠屬實。歧視女性的特朗普當選,顯示了美國大男人大白人的父權再度稱霸,激勵了更多的女性投入政治活動,參加競選,與之抗衡。Metoo運動的出現或多或少亦要拜侵侵所賜。
福特女士稱事發當日,還有卡瓦諾的同學馬克法官(Mark Judge)在場旁觀,兩人皆喝得醉醺醺站不穩。(這人姓法官,不是真的法官。)馬克已經馬上作出回應,說絕無此事。心水清者去起他的底;原來他寫過回憶錄,在書中追悔年少酗酒的日子,往往喝得昏死過去,人事不省;他甚至也提及和卡瓦諾有過共醉的經驗。卡瓦諾也斷然否認指控。一般的看法是:兩名慣性醉酒青年遭到行為不端的指控,可以說自己記不清楚,堅決否認反而招疑。馬克還發表過專文說奧巴馬是美國第一個女總統,因為他斯文柔弱,外交失敗,在家則懼內,缺乏布殊的男子氣概。他也發表過種族歧視和性取向歧視的文章。公然又是一個大白人大男人主義者。
當然,在公聽之前,誰也不必急下結論,而應該客觀地看雙方的證供。在同時,公聽會共和黨那一邊清一色十一名大白男人,怎樣盤問福特女士而不顯得父權壓頂,激怒Metoo及女權運動份子,才是最大顧慮。當年拜登盤問指控大法官性騷擾的希爾女士(Anita Hill),極盡輕佻歧視之能事,成為至今尾隨不捨的污點。時勢不同,Metoo抬頭,共和黨和保守派會為了爭權而不顧後果,一意孤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