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寺廟有很多小故事,現在說一個:──
京都右京區紅葉名勝栂尾,有高山寺,年代久遠,再興者為有名的明惠上人。
承久三年(1221年),上皇下令追討敵人,但軍隊尚未聚集,就在倉皇失措中為對手所乘,大舉進攻京都,上皇軍崩潰,其敗兵紛紛逃入栂尾高山寺,人數不少,明惠上人將他們藏起來。
敵方下令搜捕,並逮上人,他以毫不畏懼的氣勢道:「高山寺是佛教聖地,絕對禁止殺生,即使被獵人追殺的鳥獸逃入求救,我也必須幫助牠們,更何況是被敵追殺的人呢?如果這麼做是錯,就請先取貧僧之命吧!」
結果感服了敵人。落難中的敗兵得以休養生息。
後來某一天,一頭迷路的鹿闖進高山寺境內,明惠上人忙道:「快把牠趕出去!」不但策勵弟子們,自己也拿起拐杖趕鹿。弟子們大惑不解,師父善心哪去了?明惠上人道:「我是為了不讓鹿習慣與人相處,所以才趕牠自立,若與人混熟了,鹿就一定常跑到有人的地方,如此一來,懶了,且沒多久即被人獵殺,豈非害了牠?」
──這就是兩個角度、兩手準備,和兩害相權了,有時要爭(或忍)一口氣以圖後計,有時置諸死地而後生,否則一hea不可收拾──都為「後」(即明天)作取捨、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