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被風災吹襲,就像一個人被病魔襲擊,最需要便是休息。總不能星期日發病,星期一便要落床返工。但香港這個城市真厲害,星期日被山竹橫掃千軍,驚魂未定,殘局未收拾,卻已經驕傲的宣佈:我哋要返工!
城市各處都有水淹街道馬路的報告,就像一個人仍然鼻水長流,卻已經要返工。
巴士停駛,有的士坐地起價狠宰打工仔一筆,過千市民擠在大圍站數小時,卻是動彈不得,進退兩難。就像一個人幾條血管都堵塞了,血氣不暢順。
至於塌樹爆玻璃已經是小菜一碟,就像一個人再小心翼翼,手腳難免有擦傷磨損。
然後特區政府覺得,這種形勢下的香港,打工仔應該和僱主採取互諒互讓的態度,解決十號風球翌日返工的安排。
互諒互讓有一個重要前提,便是關係對等,咁高咁大。僱主和打工仔,強弱懸殊,試問一個打工仔,如何有資格「體諒」老闆呢?體諒老闆好鍾意坐私家車返工,所以大家應該呆在鐵路站等5個鐘?
特首說,已經發出內部通知,非緊急公務員工可以致電老細遲到或者無到。我的公務員同事即時破口大罵,因為已經挨貴的士回到公司,而從來沒有聽過有這種「打電話唔返工」的安排。究竟林鄭是向誰發出內部通知㗎?內部是否林鄭自己內心的部份?自己同自己講?
金融界議員代表支持復工,因為這能體現香港的「獅子山精神」。都甚麼年代了,還信獅子山?「獅子山精神」是說「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重點是,「同舟」,要坐埋一條船,而不是我們在鐵路逼得像沙甸魚,你們卻已食鮑魚。我們坐舢舨,你們坐炮艇,如何「同舟共濟」?林鄭特首下次要講「體恤民情」的說話,不如先用「八達通」逼逼鐵路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