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媽 - 邁克

厲害了,我的媽 - 邁克

最深入民心的猶太stereotype,不問而知是媽媽的角色,傳說中這些師奶精刮聰明,操控欲所向披靡,心理戰術之綿長細密孔明瞠乎其後,軟硬兼施無所不用其極──怪不得上世紀二十年代麻將傳入美國,她們不但一拍即合,簡直相逢恨晚。活在她們魔掌下的乖仔乖女,一生一世插翼難飛,千絲萬縷愛恨交纏,犯罪感如孫行者的金剛箍,緊箍咒一唸痛苦得只能言聽計從。作為尖銳的猶太照妖鏡,《波特耐症候》當然用了很多篇幅描寫母子情仇,一百八十度扭曲的《慈母頌》響徹雲霄。其中牽涉同性戀的一段,恐怕是由細到大被迫做模範兒童的直仔最大的惡夢,作者從一個疑似以自殺抗議犀利老母的鄰家男孩寫起:「真正的謎團不是為什麼我沒有像朗奴廉堅一樣死去,而是為什麼我不像那些漂亮的後生仔,每逢星期六早上手牽手行布林明調百貨公司。媽媽,火島沙灘遍佈斯文猶太青年的軀體,穿着比基尼,塗了法國牌子太陽油,他們也就是(和我一樣)在餐館禮貌周周的小紳士,而且肯定在星期一麻將之夜,幫他們的母親砌牌……謎團正是,我居然有本事從這種經年累月的訓練,晉身『西』的世界。」
需要解畫嗎?縮龍成寸,不外「你的手法,直頭有意把我栽培成基佬,我竟然排眾而出對女色有興趣,都咪話唔係奇蹟啊吓」。近日坊間的開明基,又試義正詞嚴宣揚自由出櫃的重要,強調時機幾時成熟因人而異,怪責鼓勵盡早曬日光浴的聲音逼人太甚。哈,家陣真係冇人咁得閒用支槍指住你㗎,我比較喜歡幻想,基仔對阿媽怒吼「又係你將我搞成咁嘅」的歡樂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