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倉酒店 - 蔡瀾

澳門大倉酒店 - 蔡瀾

十多二十年前,澳門只有一家比較像樣的酒店,就在碼頭附近的「文華」,當今賭場林立,酒店的選擇多得不得了。什麼名牌都有,但是如今到澳門過夜,首選的還是開在銀河集團裏面的「大倉Okura」。
七八年前,當其他酒店,不管是什麼大牌,都沒有噴水沖廁時,大倉已有此設備,當今連大陸的五星級也開始出現,澳門也還是只有寥寥數家。
和其他酒店比較,大倉是最少遊客入住的旅館之一,因為大家都忙着衝入賭場,沒想到去細細欣賞它的服務,一旦住宿,才會發現它的好處。
Okura在日本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早期東京的最高級酒店,也只有「帝國」和「Okura」。
澳門大倉不算大,四百多間房而已,卻擁有一群服務周到的團體,多數是從日本來的,穿着粉紅色的和服是它的象徵,而領導着這群女侍者的是資深經理梁佩茵,英文名Gloria,她從開業做到現在,對客人無微不至,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任何大大小小的要求,都可以找她辦到。
房間方面,陳設不算是豪華奢侈,但依照日本人傳統,非常之乾淨。我們到日本旅行去不厭,乾淨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能夠在澳門的大倉找到,也是不易。有些酒店不到幾年已經有殘舊的感覺,這裏和第一天開業一模一樣。
世界上所有的大倉酒店裏面,一定開設着他們傳統的日本料理「山里Yamazato」,而最正宗的除日本本土以外,就是澳門這家了,香港也沒有。
入住之後,晚上來吃一個寧靜豐富的懷石料理,是我到澳門的最大的享受,今夜大廚為我準備的「特別全席獻立」的第一道菜叫「先付」,是我們所謂的前菜,用一個黑漆盤子盛着以下諸物:小碗裝京都的腐皮,上面鋪了海膽、生山葵和三葉,另有「鬼燈卷」,是用了「蕗之薹Fukinotou」的殼當成燈籠的一種裝設,裏面裝有酒煮番茄、芋頭的田樂燒。另有充滿魚卵的鮎魚,酒蒸鮑魚,甜番薯,鱧魚壽司和茗荷等等。裝設品是用快刀削出蘿蔔薄片,上面染了少許的紅色,捲成一團,裏面生了火當成燈籠,簡直是藝術品。
第二道的「煮物椀」,煮着甘鯛魚、銀杏、冬瓜、三葉、紅蘿蔔和松葉柚子,加了一小小片的松茸,其香味已濃過一大捧的劣品,但這道菜主要是用來欣賞那個漆器的「椀」,蓋子一打開,內蓋繪着精美的松樹和小鳥的圖案,當年乘JAL從美國飛日本時,就用這種餐具,令乘客對日本文化感到驚訝。
第三道的「向付」,用一張新鮮的大荷葉為盆,裏面的一小塊日本海的「本鮪」,和印度洋或西班牙的Toro不同就是不同,也不必點調味品,醬油結成啫喱狀,另有茗荷的花、八爪魚刺身上面鋪着酸梅。
第四道是「烤物」,烤的是梭子魚,用寫着日本書法的陶碟子盛着,配上還沒有變紅的綠色楓葉裝飾,表示秋天將快來到。
第五道「合肴」,有稻庭烏冬,北海道毛蟹一大塊腿肉,上面有「髮文字葱」,是一種葱絲的做法,切得像古代女人的假髮般幼,另有海帶做襯托。
第六道「變皿」,用京都加茂茄子和豐後牛包的鳴門卷,用醋和大蒜調味。
第七道「食事」,一向山里的大師傅會炊一大陶碟的有味飯,用新潟米加上各種蔬菜、菰菌或肉類一塊煮成,但今晚是山藥和鮪魚當菜,反而沒那麼美味,配飯的當然也有味噌湯和泡菜。
最後是水果,有靜岡蜜瓜、宮崎芒果、熊本西瓜、愛知縣的黃金奇異果和岡山的瑪斯卡特葡萄。
最後的最後,是安倍川的蕨餅。
這一頓賣多少錢?
葡幣二千。
合理呀。
你會發現,所有好的日本料理,價錢都是合理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假日本刺身店才會斬客。日本高級食府當然是貴的,材料、餐具都貴嘛,熟客會知道是合理的,好餐廳有他們的自傲,絕對不會亂開價。
很可惜地,因為會欣賞的客人不多,澳門大倉有許多設施都在縮小,從前很多清酒專門店酒吧也消失了,山里的面積也沒從前那麼大了。
在入口的那一層有間日本甜品店,雖然甚受年輕客人歡迎,但為什麼不開加上日式的「洋食」呢?
大倉最著名的是他們的法國多士French Toast,用最古老的方法做出來,沾滿了蜜液,吃進嘴裏每一口都像絲綢般細膩,啖啖都像蜜糖,那種美味,沒有親自試過是不知道的,為什麼不把這種傳統搬到澳門來呢?
日本「洋食」還有各類食譜,像香甜的咖喱飯、像蛋包飯、炸豬扒等等等等,絕對會讓人吃上癮,絕對有生意做的。
地址:澳門路氹城
電話:+853 8883 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