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為香港殘疾運動員加油 - 伍家謙

SUNDAY:為香港殘疾運動員加油 - 伍家謙

體育傳媒的工作是個周期,盛事總是四年一度。奧運和歐洲國家盃之後兩年,便要迎接世界盃和亞運;另一種循環,是在奧運和亞運完結後大約一個月,就會於同地舉行殘疾人運動會:奧運後有殘奧、亞運後就上演亞洲殘運,一直都是這樣安排;由同樣的城市主辦、使用同一批比賽場館、賽事規格亦同級;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受關注程度--對於這點,我一直不明所以。
體育競技的其中一種意義,在於挑戰極限,創造世界紀錄代表人類極限之推前;在追尋打破世績的過程中,運動員又必先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在超越自我這領域,角逐殘疾人運動會的運動員可謂詮譯得淋漓盡致:受先天條件限制,他們要比其他人克服更多的困難,在站上賽場前,他們先要不斷的突破自己;能夠處身賽場,本身已是一項成就了。
這班運動員,同樣日復日、年復年的苦練,一樣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手競逐;奧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三種特質,全數都能在他們身上體現;而最重要的是--他們同樣地為香港爭取榮譽,光是最後一點,已經沒有不支持的理由吧?
所以,在為亞運獎牌喝采之後,希望大家都能用上同樣份量的力度,為即將出發參加印尼2018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的香港代表加油。香港運動員於殘奧和亞殘運的成績一向出色,硬地滾球、輪椅劍擊等是傳統強項,游泳和田徑近年亦屢創高峯;在此祝願香港代表團在今次賽事取得佳績!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