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帶我到一家老館子;座落在台北中山堂附近,開張於一九五三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二哥和二嫂退休後有影皆雙,美國、中國、台灣、香港四處遊歷;住家則台灣有兩處,一在龍潭、一在台北市,赴美時則丹佛、加州,兒子和女兒處時有走動,黃昏歲月如此逍遙有晚福也。
旅遊離不開走走看看吃吃,在台北、台南、新竹、高雄,他倆大小館子幾乎都試過,台北則專攻小店,和么弟工作於銀行時請客戶吃飯不能太寒酸,所以只揀名店不同調。
二哥介紹的館子叫隆記,是在一條全是小吃的街道,他說一到飯點就排長龍,所以我們三人早早去也差不多滿了九成,此店有點像當年開在銅鑼灣白沙道上的老正興,老正興後來改組由眾夥計集資再開張成了灣仔大上海,那位人稱六叔(因為長得像邵逸夫)的老闆退休後,年輕的夥計一個個成了老闆,歲月中也逐漸老去,生意倒是一向興隆,但已不復當年老正興的那種氣氛。
講起老正興,不由不懷念起明報開荒牛之一的那蘇州老鄉戴茂生,還有視此地為客廳人稱教主的小唐唐翥,早些年這兩位老友都已仙遊去矣。
話說隆記的菜飯、撚手小菜,如烤菜、肚膛、醉豬首、醺魚、烹烤肉,皆不比大上海差,和浙江軒潘九龍師傅出色的手藝也有得揮,而取價卻不可置信的廉宜。
後來小弟告訴我:此處那女老闆還是有勢力社團老大的么妹呢,多少年來附近的名店都變了風味講起排場,連一向招客大排長龍的王記牛肉麵也徒負虛名走了味,只有隆記風味不殊仍似舊日,又怎能不成為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