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本報訊】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表示,今次事件反映了中共未有長遠盤算,本來想借美資公司來向美國施壓,結果反而顯示出「中國市場並不是開放及自由」,甚至令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有藉口聯合美資向中共施壓。
反映中國市場不開放
劉銳紹表示,在中美貿易戰之下,中國的策略是引入或拉攏美國企業到中國,除海灣石油(圖)之外,其他美資公司如Google、Intel等亦打算返回中國。中國盡量給予美資公司好處,然後借美國企業來向美國政府施壓。不過,他認為中國政府之後發現開放市場又對國企不利,只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用行政手段干預市場,外資公司雖一時信服,但做法將導致更大影響。他說:「今次是中共馬上告訴大家,原來中國的市場並不是開放,並不是自由,而是官方可以用行政手段來改變外商銷售策略。」他估計,特朗普此後可藉着中國不真正開放,有更多機會聯合美資向中國政府施壓。
內地石油專家、金聯創石油經濟首席研究員鍾健認為,國家制訂的零售指導價是最高限價,中國政府要管理油價的話,是不讓超過最高限價,從來沒有政府出面認為價值太低而進行管制。他又指,海灣進軍中國市場,以超低價格進行速銷,價格十分積極,基本與出廠價持平,反映公司幾乎沒有盈利:「他是不是一個長期現象先不說,重要的是,將來有更多外資的獨立加油站進入中國以後,他們不光有品牌、有服務這樣的競爭能力,還會有低價競爭這種手段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