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份大牌檔 - 葉一南

緣份大牌檔 - 葉一南

京都曾經有這麼的一個串燒地方,我們列為高度機密,就算帶朋友去,說明不要問地址及店名,嚴禁放上FB及IG,違者千里追殺。訂位電話絕密,只得我女友一人負責。何韻詩三年前無意中發現此店,向畢明推介,然後畢明引領我們到訪。下雨天不開,星期日不開,店主有事不開,開了亦未必有位,吃得着便是緣份,所以我們叫這店為「緣份大牌檔」。
從來不知京都有大牌檔,更奇的是離我們家不遠。在吉田神社入口,早上經過多次,了無痕跡,原來老闆一家三口,黃昏五時到來搭建,檯凳帳篷食物煮食工具飲品,裝滿兩架車,半夜清拆收檔,變戲法般不留下一片垃圾,地上鋪了紙皮,油漬也不漏一滴。第一次光顧,深冬,八時去到經已全滿。帳篷內有一火爐,五張檯,一位圓面少年在埋首燒烤(後來知道是大哥),容貌清朗滿頭銀髮的老人家在看顧關東煮做湯麵,另一位大眼青年笑嘻嘻的在傳菜下單。我是懶骨頭,上一次願意等檯吃飯,已是幾十年前的事。這夜寒風入骨,理應先走為敬。只因瞄了一眼爐上那一排燒雞翼,非同小可,知道是高手,決意看個究竟。等了半小時,變了雪條,老人家行出來,見我瑟瑟縮縮不似人形,想了一想,拍了我膊頭幾下,指示等一會,然後把原來客人硬是逼一逼,讓出一張四人檯。便是這樣,我們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嚐了最意想不到的串燒,從此不能回頭。
大家見過全隻微焦的雞翼沒有?我意思是「全隻」,包括最隱閉的轉彎位,雞翼尖,以及雞翼尖上一小點突出的地方,尖中尖,也烤脆。沒有見過,開了眼界。圓面大哥不停把食物位置轉來轉去,利用各種角度及火力,一邊烤一邊把焦黑的剪去,夠耐性有技術,才得以烤成這隻舉世無雙的美味雞翼。燒飯團亦如是,整隻全是飯焦,毫無破綻,一口咬下去,外香內軟,快樂得要瞇起雙眼。雖是大牌檔,用的全是陶瓷碗碟,另備濕毛巾,啤酒杯冰得極冷,叫番茄汁,杯邊還灑了鹽。全是日本客人,街坊生意,大眼二弟一面工作一面做親善大使,氣氛溫暖。簡單的食物做到如此極致,一拳,便把客人打暈。
自此之後,我們每次去京都,總要光顧數次。訂不到未在、緒方等聞名國際的懷石餐廳,我們毫不介意,晚上去到吉田神社門口,知道沒有緣份吃串燒,會非常失落。一年之後,我們由鞠躬問好,進展到大力握手,見到大哥二弟,也理不得京都人拘謹,硬要擁抱,他們也拿我沒法。最初下單,指向自己的頸當雞頸,指大腿當雞腿,後來兩兄弟學了幾個英文單字,我便不用人肉示範。然後有一天,飯後離開,二弟傳來一張字條,上面記有電話號碼,他說:booking,ok,you only。大喜,緣份可以預先安排, you only,要留位照顧本地客人,完全明白。有情有義呀。這家人的關心很細微,冬天時候,我們訂的檯會放近烤爐,夏天的時候,近門口。上年我們一行六人參加京都馬拉松,二哥跟其他客人說了,街坊們認為從香港飛過來跑步很是神奇,於是不停請我們喝酒,在帳篷內開了一個小派對,有一刻,以為自己是京都人。
半年前大牌檔被他人投訴,要停止營業。晴天霹靂。家庭小生意,手停口停,怎辦呢?後來打聽到大哥受僱於另一串燒店。我們去了。寄人籬下,父親二弟不在,烤爐大了,座位多了,一味要快。雞翼剪開二截,大哥一腳踢,沒辦法把尖中尖燒好。飯團太花時間,也不賣。獨家製作的豬手,亦沒有。圓面朋友一直低着頭,低着頭,我看了難過。離開的時候,大聲說再見,大哥終於抬頭,苦笑了一下,隔着長檯,我走不進去擁抱。「緣份大牌檔」的名字,叫 Seseri。現在,已經沒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