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港老外】居港13年拿坡里人 灣仔找到家鄉薄餅味

【居港老外】居港13年拿坡里人 灣仔找到家鄉薄餅味

【居港老外】
談及餐桌上的意式風情,定必要數深受香港人鍾愛的薄餅。意大利薄餅聞名中外,南部城市拿坡里更被人稱為薄餅的起源地,其獨特的薄餅製作手法在2017年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薄餅在意大利人心中的輕重。今次記者找來拿坡里人Antonio,帶大家走到灣仔,尋找他的家鄉味道。

居港13年,現於意大利駐港總領事館工作的Antonio分享,薄餅對他而言,好比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份。他笑言:「在拿坡里時,每個星期要吃一至三次薄餅,有些人甚至每天也要吃一回。」正因這股「薄餅癮」,令他即使飄洋過海來港定居後,仍樂於發掘城內大大小小的薄餅店。今次他所介紹的,是位處灣仔船街的Motorino。

餅底韌中帶脆 木窯烤製先正宗

原為美國薄餅品牌的Motorino,2013年在港落戶,先後於中環及灣仔開設分店。廚師曾遠赴拿坡里學藝,以傳統製餅手法炮製多款人氣薄餅,主打拿坡里經典薄餅Margherita和新派意大利辣肉腸薄餅(Sopressata Piccante pizza)。
Antonio指拿坡里薄餅最重要的元素是窯爐和材料。傳統拿坡里薄餅強調選用意大利食材,上至麵粉、番茄;下至水牛芝士和羅勒,均是當地製品,確保口感及味道質素。此外,亦必須以木窯爐烤製,並在60至90秒期間出爐,餅底直徑約為30至35厘米,方為正宗。Antonio坦言知道餐廳改用了磚窯爐烤餅,雖非正宗,但其材料及製餅手法也與家鄉無異,才認為值得一試。意大利薄餅除了講究廚具用料外,亦着重餅底的質素。正宗薄餅,餅底需韌中帶脆,才算佳品。店內薄餅師傅分享,為做到這效果,麵糰會放在室溫環境下擺放一夜作發酵,再以人手搓揉餅底,以推揉的方法令麵糰保留小量空氣,保持口感鬆軟,最後再控制入爐烤製的時間,令餅底得以韌中帶脆。剛出爐的Margherita,意大利水牛芝士和番茄醬,配上羅勒的濃烈香氣,令人垂涎三尺,Antonio笑指與家鄉的薄餅有七成半相似。另一招牌菜意大利辣肉腸薄餅,因肉腸配料而令味道偏鹹辣,較適合嗜辣之人,口味與美式薄餅相近,與Margherita相比,更受香港人歡迎。

肉丸配番茄醬 想起媽媽的味道

除招牌薄餅外,店內亦有售多款如意大利肉丸等小食。傳統意大利肉丸是獨立的菜式,不會搭有意大利粉,而是與番茄醬混在一起直接享用。「我不敢說這兒的薄餅是城中最好,但這裏的意大利肉丸與我媽媽烹調的肉丸味道相近,令我重嚐家鄉的味道。加上店內的陳設和音樂,令我好像在香港找到第二個意大利一樣。」

Margherita薄餅,$98

招牌意大利辣肉腸薄餅,用上羅勒、番茄、水牛芝士、辣肉腸等材料。

意大利肉丸,$168

傳統拿坡里薄餅着重食材質素,必須產自意大利,以確保風味不變。

傳統拿坡里薄餅必須以木窯爐烤製,但Motorino改以磚窯爐烤製。

Birra Moretti啤酒,$78

Motorino
灣仔船街15號地下

採訪:沈敏怡
攝影:鄭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