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不以成敗論英雄 - 劉健基

WEDNESDAY:不以成敗論英雄 - 劉健基

古有云:「失敗乃成功之母。」微軟創辦人蓋茨也曾說:「成功是一個糟糕的老師,它引誘聰明的人認為自己不能輸!」這是說明失敗比成功好嗎?當然不是了。只是成功的人,大多也曾經歷過失敗的洗禮,相反未嘗過失敗就獲得成功的人,較難接受失敗而已。
最近,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宣佈來年卸任,他表示稍後想做一些自己想做、而且更有意義的工作。教師出身的他,很希望為中國教育做一點事。馬雲現在才54歲,這麼快便退休?這是不少人的問號。是的,這在華人世界裏確實少見。馬雲說:「不能跟蓋茨比身家,惟有跟他比早退休吧!」這當然是說笑吧,但亦反映出現代企業家和上一代的不同。
馬雲的成功之路,多少年來也有不少報道,不贅。筆者倒想說的是這位白手興家的富翁,其實也經歷過很多失敗:他小學考試失敗過兩次,中學入學試重考三次,大學聯考也考了三年才能入讀杭州師範大學。未入大學前本打算應徵工作,結果一間新開設的快餐店面試了24人,聘請了23個,而他是唯一未被錄取的。
誠然,每人對「成功」一詞有不同的定義和準則,有人窮一生之力去建立商業王國,有人努力去養育子女成才,也有人致力去做環保工作、拯救地球……所以成功是不能比較的,因為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一把尺。

蓋茨說:「別跟世界上任何人比較,如果你這樣做,你是在侮辱自己。」筆者很同意。誰說建築工人、獄卒、木匠不能代表國家隊比賽?日前丹麥對斯洛伐克的國際足球友誼賽就製造了這傳奇。Nothing is Impossible!
有線足球評述員
劉健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