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悶聲發大財vs強國統一夢 - 古立

蘋論:悶聲發大財vs強國統一夢 - 古立

近千非洲政要雲集北京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習大大待客豪爽,一撒600個億美元援助「兄弟國家」。遍插茱萸少一人。非洲有58個國家,唯獨人口134萬的史瓦帝尼(斯威士蘭)沒有參加畀面派對。無他,雖利之以誘,王國不肯依北京的鈔票外交指揮棒起舞跟台灣斷交。

拋出鈔票外交 多國棄台投陸

鏡頭一轉到在瑙魯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論聲勢,這個組織只有18個成員國,數目遠不及中非合作論壇。成員國的總人口約4,000萬,僅及大灣區的六成;東道主國瑙魯的人口則只是一萬一千多。然而小國有外交。會議期間瑙魯總統斥責出席論壇的大陸代表搶咪無禮,揚言要告到聯合國去。瑙魯跟斯威士蘭王國一樣,糞土鈔票外交,跟台灣保持關係。
抵得住鈔票引誘的國家終究不多。民進黨的蔡英文在2016年上台以來則更是買少見少:兩年多來5個國家轉投大陸懷抱,現今只有17個國家尚跟台灣有邦交;教宗方濟各在2013年即位後,梵蒂岡亦蠢蠢欲動棄台投陸。大陸要透過外交孤立、經濟制裁、軍事封鎖逼迫台灣屈服,達致統一兩岸之心路人皆見。
重奪香港主權後,江澤民雄心勃勃,欲以公元2000年為期統一兩岸。以4,000枚導彈瞄準台灣、東海試射導彈等威嚇李登輝。凜於1979年《台灣關係法》維持台海現狀的要求,克林頓在1996年派航空母艦駛過台灣海峽,兩岸緊張局面方告紓緩——直至習近平在2015年掌權。自2016年底起至今,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已三度南下,當中兩趟仿效美國航母穿越台灣海峽示威。20年後再次躍躍欲試,打破台海現狀。

特朗普拒買賬 行動向華示警

不管是用外交、經濟、軍事手段打破現狀顯然都觸動美國的紅線。為了保住台灣在國際舞台的地位,民主、共和兩黨在9月初提出《台北法》草案,內容之一,正是針對蔡英文上台後面對的斷交潮。與此同時,國務院召回駐薩爾瓦多、巴拿馬及多明尼加三個跟台灣斷交的中美洲國家的大使以示抗議。
在此之先,特朗普打破慣例,跟蔡英文直接通話;通過《台灣旅行法》讓高層官員訪台、容許蔡英文假過境之名到美國作半官方活動;更又增加對台售武。凡此種種莫不像航母穿越台灣海峽那樣向大陸示警:切勿心存僥倖,意圖打破現狀而輕舉妄動。
維持台海現狀又顯非美國的唯一戰略部署。大陸極速在南海製造既成事實,建立佈設導彈的軍事基地。奧巴馬坐視其事,特朗普可不買賬,連同英國、澳洲及新西蘭挑戰大陸宣稱的海域主權。貿易戰更當然是制衡大陸的關鍵一着。
1996年那一役,江澤民不吃眼前虧,叠埋心水悶聲發大財,贏來了20年的持續繁榮。2018年這一役,「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所繫的核心會否只顧發其強國夢而拋14億人的福祉於腦後?

古立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