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是運動員的大敵,「跳馬王子」石偉雄遇過兩次大「傷」一次大「痛」。
石仔第一次大傷,發生在15歲,一次到中國出席全國賽,正在做單槓落地時,觀眾席上突如其來的閃光燈,令石仔跌了下來,傷了頸椎第七節,回港檢查後,發覺胸前軟骨變形,脊椎歪了幾十度,亦發現碎骨,需即時做手術,最後卧床兩個月,要像嬰兒般重新學行路,家人都反對他再玩體操,但他跪地求家人,後頸一條長長疤痕仍清晰可見。
到2012年倫敦奧運,他遇到人生最「痛」。那年好不容易人生第一次取得奧運入場券,當時他第一個出賽項目是主項跳馬,第一跳出現嚴重失誤,隨後三個單項都無緣決賽,回想當時,石仔說:「那年我有點自大,覺得可以在奧運奪牌,但在比賽期間控制不了情緒及心態,出現反效果。」石仔回港後休息了半年仍原諒不了自己,他說:「就是失敗令我不甘心離開。」
2014年仁川亞運,調整倫奧的心態,以「平常心」應戰,奪得香港歷史首面亞運跳馬金牌,以為從此順境,但2016年遇上第二次大「傷」,令他失去里約奧運參賽資格。石仔右膊傷勢由2015年12月開始轉壞,2016年里奧資格賽前兩個月,右手由水平到90度都舉不起,原來膊頭條筋已斷開,失去奧運資格。他說:「輸了奧運資格,我學會接受,盡了最大努力就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