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月餅 - 曾志豪

炒月餅 - 曾志豪

嫦娥應悔偷靈藥,點解?不是為了離開后羿自己着草,而是後悔,點解要偷靈藥咁蠢?點解唔偷月餅呢?月餅炒到天價人龍排到開巷!後悔啊!
市民對炒賣演唱會棟篤笑門票的人深惡痛絕,近日的某牌子流心月餅被人囤積炒賣月餅券,也是惹來網民一片詛咒。
但同樣都是囤積炒賣,如果你手上有十個單位再以高價賣出,那就叫「大業主」,投資有道,眾人稱羡。
為何炒樓是英雄,炒月餅券演唱會門券卻變成「賤人」、「發錢寒」、「大家齊心罷買蝕死佢」呢?你從未聽過有人呼籲「一個單位都唔好幫襯佢,睇佢一個人點住得晒咁多間屋」。
有人說,我只是想過節時食一盒月餅,咁都要炒?無人性。但同樣,許多人都只想有一片瓦遮頭,按道理那種「逼切」和「必須」都遠遠超過食月餅,為何大家的憤怒卻放在炒貴百幾二百蚊的月餅和千幾二千蚊的演唱會門票身上?炒貴百幾二百萬的地產,卻流露一種羡慕妒忌恨到流口水呢?
關鍵應該是,自己有無份。
炒樓炒貴樓價,但接貨捱貴樓的人卻有機會自己也變成炒家,幾年後用更貴的價錢賣樓賺錢。所以大家不會罵炒樓的人,因為自己最想也變成相同的人。
炒月餅不同,接貨的人很難再變成炒家把本來已經高價的月餅再以更高價錢出售。你很少會以300元炒價買了月餅券後,期望可以用400元把月餅券轉賣。
即是說,炒賣月餅演唱會,接貨的人就已經是「最終用家」,是食物鏈的低層,再無辦法食其他人。白白捱貴價貨而不能增值,當然會罵娘了。
那個流心月餅最後炒燶咗,炒家劈價求售,點解?因為月餅公司三度加印月餅券,增加供應,月餅券的8萬5,炒家自然損手。
增加供應打擊炒風,賣月餅的都識,只有管房屋的人唔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