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泰國】泰國菜四個小知識 Pad-Thai隱含政治意味?

【尋味泰國】泰國菜四個小知識 Pad-Thai隱含政治意味?

對於泰國菜,你一定不陌生,但平時吃的菜式來自泰國何處、Pad Thai名字有何意思?以下小知識就可以解答這些問題:

即Like全新飲食專頁【籽想好食】|fb.com/food.appleseed/

Pad Thai在二戰時期出現,是時任總理用來加強「泰化」的工具。

1. 泰菜如何分地域?

泰菜分為四大菜系,分別是泰中菜、泰南菜、泰北菜及泰東北菜。中部是魚米之鄉,調味偏甜,菜式有綠咖喱、泰式炒金邊粉、冬蔭功。南部兩邊靠海、海產豐富,受鄰國馬來西亞影響,特色是加入薑黃和椰奶,例如黃咖喱。北部菜受緬甸菜影響,較鹹及油膩,最有名就是這款喱湯麵。東北菜與老撾菜很相似,當地人以糯米飯為主食,配上偏辣和鹹的食物,青木瓜沙律就是東北名菜。

泰菜按地域分四大菜系,青木瓜沙律就屬於東北菜。

泰國人主要用叉及湯匙用餐,吃湯麵才會用筷子。

2. Pad Thai是政治工具?

二戰時期,時任總理鑾披汶將暹羅改稱泰國,為了建構泰國民族主義,他頒布一系列規條,包括尊崇國旗及國歌。同一時間,泰國因戰亂糧食短缺,他於是想到用食物推行「泰化」,推廣將便宜易煮的粿條取代昂貴的大米,並於1942年取名為Pad Thai,強調是國民食物,自此在全國流行。至於這道菜起初用的麵條就說法不一,有說源自華人的炒粿條,也有說從前由柬埔寨金邊傳入泰國。

3. 點解泰國人用叉食飯?

早期泰國人用手食飯,直到19世紀末,自小受英式家庭教育的泰王朱拉隆功引入西式餐具,自此泰國人就以叉及湯匙進食。不過在泰國北部及東北部,當地人仍保留用手吃糯米飯的習慣。

記者:洪慧冰
攝影:張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