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我很喜歡寫關於同性戀的文章,一見風吹草動便裙拉褲甩跳出來做醜人,蓬頭垢面力竭聲嘶,幾廿歲人什麼成就都沒有,單單贏得啼笑皆非的「麻煩基佬」封號。站在實惠立場,吃力不討好的勞作可免則免,何況還要明知背腹受敵,不但被恐同保守份子痛斥妖言惑眾,恨不得施美男計派翻版阮經天聯袂A貨張孝全潛進寒舍,狠狠將我輪姦然後毒啞,素有息事寧人美德的深閨同志,也紛紛搖頭慨嘆,嫌害群之馬高調張揚打擾了他們藏在衣櫃自得其樂的清靜。近年基界流行毋庸表明身份,口口聲聲「大家都係人一個,使乜標榜性取向」,原則上雖然冠冕堂皇,畢竟難免自欺欺人之弊,假如社會已經達到約翰連儂《想像》的境界,上有青天下無地獄,四海兄弟和平共處,那當然皆大歡喜,奈何傳說的烏托邦迄今得個吉,進展不是沒有,譬如印度高等法院終於裁定同性戀非刑事化,就令聞者十分興奮,但陰霾仍然驅之不散,此乃鐵一般的事實,不能像日前捧吳彥祖場的專欄作家川普附體,冇頭冇尾宣佈《美少年之戀》不是同志電影,你話係就係,你話唔係就唔係。
老老實實,郭姓音樂人在班房呼籲「不是同性戀的舉手」,根本和逼人出櫃無關,他只不過發酵自己不能面對的偏見和恐懼,透過製造尷尬鞏固嚴重缺乏的安全感。Outing的政治意義本來非常高尚,用來對付那些本身搞基又不認,蛇頭鼠眼躲在黑暗中放冷箭的敗類,義勇軍撕破他們的虛偽面具,接近為民除害,寄惡意玩笑於娛樂的劣行,怎麼配用那個字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