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臭豆腐 - 葉一南

佛系臭豆腐 - 葉一南

餐廳來了一枱客人,吃生日飯。主人家叫了幾個素菜,然後把餐牌推給朋友說:「這裏的話梅排骨及乾葱鍸雞很好吃,我是不能親自叫的,肉食類你們下單吧。」哈哈,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這些說話,每次皆忍俊不禁,「佛系」客人,以這一類最難理解。
真正修道的大師,其實比較隨便。過份緊張的是那些弟子。漢傳佛教一律吃素,很清楚。餐單一早準備好,弟子招呼大師坐下,才呼叫:「哎喲,你們有沒有未煮過肉的油?」,「死喇,死喇,你們有否只烹調素菜的鍋?」大驚小怪,突然間好像天塌下來的樣子。油,我們是分開的,至於鍋呢,真的沒辦法。我沒有跟他們說,便算有鍋子專門煮素,刀呀砧板呀,也必然曾經殺生切肉。阿彌陀佛,如果要廚房工具潔淨,請去素菜館。還要打聽清楚,所有員工皆吃素,否則廚房還是沾有葷氣。弟子們發癲這情況我們遇不少,十分鎮定,因為只要問大師一句,他們必然微笑回答:「沒問題。」每一次如是。佛陀主張素食,我是十分支持,慈悲健康環保。吃素修行,亦戒我執,這才是重點。當年佛陀帶着弟子弘法化緣,他說,乞到甚麼便吃甚麼,隨遇而安,這是「方便素」。隨緣盡心,介意便着相。希望那些看不開的弟子們,有一天能醒悟,否則一生吃素,卻與佛法無關,不脫輪迴。
不吃素的佛教徒亦有很多,藏傳、南傳、東傳,便沒有持素的要求。他們有另一套理論。我相信這不過是先後次序的問題,修行到一階段,持素終歸會自然發生,達賴喇嘛便在十多年前才開始吃素(後來又吃一點肉) 。證出「菩提本無樹」的六祖,當年混在獵人堆中避難,便一直在吃肉邊菜。所以說,修行人,不用過份緊張,與朋友們去餐廳吃飯,其他人多要幾味肉食便大皺眉頭,口裏說沒問題,厭惡之情溢於言表,這其實犯了「嗔」戒。真的沒選擇,能夠吃一餐白飯亦快樂,要戒口,請先戒心。
更不要自欺欺人。佛部律藏中有如此記載:「有三種淨肉,若不故見,不故聞,不故疑,應食」。這是佛門另一說,意思是,只要確定肉食不是特別為你所殺,便沒有直接孽報,可吃。所以在餐廳內,我們會看到一些心裏想吃肉的「佛教徒」,把餐牌推給其他人去下單。自己不想殺生,卻着人代為殺生,會不會太惡毒?導人向惡比起自己造孽,照道理影響更大。佛經是後人所寫,未必一字一句皆為佛陀所說,便是佛陀所說,也絕不可能是這意思。萬一是這意思,亦可以選擇不信。老師說反話,考核一下學生根器,這等事時有發生,沒有智慧,怎能得道?
上星期看《蘋果日報》,有修行導師說,現在進食只為營養,維持生命便好。彷彿有味覺是罪,欣賞美食的人要下地獄。真是大錯特錯。天生有六根,佛陀怎會如此笨蛋硬說沒有。真正修行人要做的是,升起覺心,靜靜地觀察着感覺的出現及消失,這叫「觀照」。一行禪師來香港,教導學生步行,感覺腳掌落地,或舒適或微痛,或不快或喜悅,既不評論亦不被情感帶走,專心活在當下,此為「行禪」。這覺心,便是「我」。當「我」強大,不論覺受是悲痛是喜悅,依舊清明安靜。不為美食劣食生起貪嗔癡,便是「放下」。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一書的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在2002年參加了美國大學的研究,他在禪定狀態中的腦部快樂指數,比常人高出七倍,科學家還以為儀器壞了。有一年,他去台灣弘法,吃了臭豆腐,笑着說,味道特別,好吃。大師真識貨,相信他心無旁騖,比任何人也嚐得真切,那一刻,他修的應是「臭豆腐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