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勇士靠小球陣容、快速結合準繩外投來贏得總冠軍以後,小球戰術就成為了聯盟的主流。而內線球員不想被潮流淘汰的話,就必須具備一定外投能力,甚或可以控球和傳球,更需要一流的運動能力,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現代中鋒」。
90年代,我們還看見鄧肯(Tim Duncan)和加尼特(Kevin Garnett)等七呎長人,他們要打低位,搶籃板,是內線防守重要一員,而他們還只是被稱為「大前鋒」。20年過去,長人越來越不受重用,ESPN統計去季東西兩岸決賽前兩場比賽,四支球隊七呎或以上球員的上陣時間只有三分鐘,就足證長人已被邊緣化。
馬克根尼三分起手401次
不少資深球迷都慨嘆,現在的長人即使身高手長,但他們都不會打低位,例如吉辛斯(DeMarcus Cousins)及艾比迪(Joel Embiid)等中鋒,每場都有多於三次三分起手。而去季公牛新秀芬蘭人馬克根尼(Lauri Markkanen),昂藏七呎的他三分球起手更多達401次,入了145球,命中率達36%,在以前的時代根本難以想像。
今年選秀有多達五位長人進入首輪前七名,而我們都知道,他們都不會是新的奧尼爾(Shaquille O’Neal)或者渣巴(Kareem Abdul-Jabbar)。或許就像第六名被魔術選中的中鋒班巴(Mohamed Bamba)所言:「現在我們需要有外投、可以在擋切時換防、可以防守不同位置的球員,所有事都必須會做。」
文: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