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喜劇《大叔水舞間》(Swimming With Men)拍一群大叔組隊玩韻律泳,基情萬種,肉光四射,有點《光豬六壯士》(The Full Monty)的影子,難怪電影在英國也被標榜為「The Pool Monty」來宣傳。但《大叔水舞間》比《光豬六壯士》輕鬆得多,大叔們在泳池戲水,不問世事,拍水無塵,並未像《光》那樣帶出沉重社會議題。電影講會計師人到中年,營營役役,老婆疑似紅杏出牆,兒子又對他態度冷淡,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這時候他在泳池遇上七個練習韻律泳的大叔,得到他們支持,便毅然加入這支騎呢泳隊,接受地獄式訓練,挑戰世界男子韻律泳錦標賽……情節拍法很大眾化,但勝在輕輕鬆鬆,令人歡欣。結尾打出字幕,才知道原來改編自真人真事。
電影中有一支瑞典男子韻律泳隊,就是大叔們的原型。2003年,斯德哥爾摩一群四五十歲大男人合組韻律泳隊,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導演、音樂家、檔案員、電車司機等。這群人最初在酒吧聚會,覺得單單游水頗為無聊,有人便提議不如玩韻律泳。一直以來韻律泳是女性專利,奧運也從未辦過男子韻律泳賽,但諷刺的是,創始者其實是男人,他就是多才多藝的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富蘭克林在《自傳》說,他曾在泰晤士河暢泳:「余脫衣躍河,自車路士附近游至黑衣修士,其間弄水為戲,或浮或沉,逞奇伎於水上河中,眾異之,咸以為樂。」(I stripped and leaped into the river, and swam from near Chelsea to Blackfriars, performing on the way many feats of activity, both upon and under water, that surprised and pleased those to whom they were novelties)富蘭克林表演了「水上芭蕾」後,很多人聞風而至,找他當游泳教師。多年後他回憶:假如真的留在英國開游泳學校,他應該會賺大錢。
2005年,斯德哥爾摩大叔拉隊到布拉格參加「世界」錦標賽,全球只有四隊,瑞典包尾。他們回國苦練,屢敗屢戰,終於在2009年於米蘭贏得冠軍。現實中,這群大叔就跟電影內的角色一樣,人到中年歷盡滄桑,對生活有各種不滿,於是在泳池圍爐,最後竟成功燃亮起內心的一團火。他們的創隊宗旨是「抗議人生的無意義」(a protest against the meaninglessness of life),我反而這樣想:生命好比天上的雲,本來便沒有意義,但你不妨把它看成一朶花;反過來說,你也可以通過花來看見雲,如同在韻律泳中,或不管多麼無聊瑣碎的事物中,你也能夠發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