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飯桌上說了一件舊時趣聞:當年廣州愛群大廈安裝了廣州第一部電梯,新事物,引來大批人觀看,不少鄉下人看到明明一個老頭子走進電梯,電梯門關上再打開時竟走出一個後生仔,大為驚奇,回到鄉下奔走相告,鄉親們好奇得不得了,都湧到城裏去爭看可以令人「返老還童」的電梯。
朋友說完舊事,論及今日中國,網絡封鎖,新聞封鎖,大部份人都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能看到的,都是官媒「厲害了,我的國」的種種宣傳,風景這邊獨好,其他懵然不曉,對於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瞭解,猶如當年在廣州愛群大廈前看電梯的鄉下人,只知道電梯,不知什麼是電梯,想要明白電梯,讀者想要知道《蘋果日報》有多壞,不能用電梯,要徒手翻牆。翻牆很麻煩很費心,多數人不幹,便都留在牆內自得其樂。
香港人接觸的中國內地,大多不過北京上海廣州,二綫城市,也多以沿海發達地區為主,這其實不算真正接觸中國,真正的中國,都在內陸地區,陝西、山西、貴州、河南、甘肅之類,才是真正有「中國特色」的地方,白天看《人民日報》,晚上看中央電視台全國新聞聯播,聽到的新聞用詞,看到的新聞報道,幾十年不變,無不我強敵弱,形勢大好,幸福美滿,「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一個老頭子走進電梯,出來變個後生仔,見者歡呼:厲害了,我的電梯!振奮人心。
這就像半個月前我在赫爾辛基國際機場裏看見一個中國大叔走進一家商店,女店員迎上來說了一句:「Hello!」大叔看她一眼,豪氣喝道:「說中國話!」可惜林語堂死得早,如活到今天,《吾國吾民》必有續集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