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旗下香港工聯會的財務,向來秘而不宣,但其最近一份財務報告副本為《蘋果日報》所得,披露工聯會過去三年獲二億四千萬元捐款,並似避稅近四百萬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吳秋北答《蘋果》記者問,說道:「工會的財務安排有其必要性需要,合情合理。」他在「必要」之後,為什麼加上「性需要」三字,我無法明白。
工聯會據說是工人組織,照理不會獲香港富商垂青,其巨額捐款從何而來?又二零一四年,姓黨報刊發覺民主派四個政黨曾獲捐款共九百五十萬元,傳播界即爭相報道,稱為「黑金」,司法部門更馬上大舉搜查,深文周納,二零一七年還把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抓上法庭,說「收捐款二十五萬元而不報,等於罪犯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只是終不能入梁以罪。現在,工聯會三年收「捐款」二億四千萬元,傳播界、司法部門等為什麼卻置若罔聞,這又是我無法明白的事。
當然,有一事現在看來更加容易明白,即工聯會多年來致力為大商家謀幸福。比如說,今年二月,九龍巴士司機葉蔚琳號召同事罷工,求改善待遇,卻遭工聯會九巴工會副主任黎兆聰痛斥,說她「行動不理性,用心卑鄙」。又比如說,工聯會口口聲聲說支持男雇員有七天侍產假,但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提出侍產假由三天增至七天,工聯會議員全部拒絕投票支持,這大概叫做有必要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