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特區政府總是以「方便」、「便利」的藉口,來硬銷將香港融入國家的策略,最切身的就是特區政府堅持在高鐵西九龍總站實行一地兩檢。政府多年來都拒絕交出通關方案建議,及至去年高鐵香港段將近竣工,才提出一地兩檢,還堅持不作公眾諮詢,強調這是「唯一可行」方案,事在必行。而唯一理由就是「方便」。
去年11月18日,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就一地兩檢簽署合作安排,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就跨境高鐵而言,高效省時的通關程序對全面體現廣深港高鐵快捷、方便的優點至為重要。在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能夠讓乘客便捷往來全國各地。」
及至近日,高鐵香港段將於本月23日開始營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出:「高鐵香港段開通後,將連接國家25,000公里的高鐵網絡,為香港市民帶來嶄新、快捷、方便的跨境交通模式來往內地。」
為了這個「方便」,港人付出了沉重代價,由於一地兩檢方案不符合《基本法》第18條的規定,特區政府因而提出在高鐵西九龍總站內劃出一個視之為境外地方的「內地口岸區」,將《基本法》和其他香港法律全部抽走,引入全套內地法律取而代之,剝奪了港人原本享有的法律保障,實行一國一制。往後任何人一旦在內地口岸區涉嫌干犯任何內地法律,就會被內地執法人員帶返內地調查,並在內地法庭依照內地法規接受審訊,一旦罪成,更要在內地服刑,包括死刑。或許有人會認為,既然乘搭高鐵就是為了前往內地,那遵守內地法規亦不過是遲早問題,但只怕是木馬屠城。此先例一開,難保特區境內的其他地方,甚或是整個香港島,未來都不會因應其他「特殊」情況,而同樣被實行一國一制。
一步步蠶食港人核心價值
而最令港人不安的是,這種「方便」已陸續有來。近期政府官員均積極推銷粵港澳大灣區,提出一小時生活圈概念。去年,林鄭月娥便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特區政府「會爭取為港人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創業、營商、生活以至養老提供更多便利,促進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訊息流,使大灣區能夠成為港人的優質生活圈」。上月中,國務院新聞辦宣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措施,林鄭月娥聲稱措施為在內地居住的港人「提供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和9項便利的政策措施」,「全覆蓋」地「便利港人在內地居住、就業和學習」。
同樣地這項「全覆蓋」的「便利」又會帶來甚麼代價呢?將更多的個人資料交予內地機關,會否存在風險呢?然而,香港社會在法制、對自由與人權的保障等方面,與內地社會均存在很大的差異,究竟一個強調融入國家的大灣區構思,會不會導致港人所珍視的核心價值被進一步蠶食,繼而失去一國兩制的特殊地位呢?
無奈的是,林鄭月娥所領導的特區政府只會附和京旨,而不肯諮詢港人意向,非但沒有履責捍衞港人權益,更反過來奉迎治港者的宰割,還配合地硬銷、威逼利誘市民接受。特區政府根本就是刻意用「方便」為藉口,來換掉香港的核心價值,以至一國兩制。
因此,港人必須清楚明確地聲明:林鄭,你制我唔制!
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