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有效對外脫軌的懵仔針(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對內有效對外脫軌的懵仔針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不但是中港之間,就算在全世界的角度來看,當今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融合,在硬件上都比過往完善。各種商貿、文化交流的平台紛紛建立,航運空運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中國的資金人才往外走,世界各地的資金與人才也紛紛走向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習近平倡議的一帶一路,如果單看概念及所描繪出來的終極藍圖,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打通全世界,特別是由中國與亞太、再向中東至歐洲的大動脈。
但問題來了,為何到今天,世界各國紛紛出現對中國崛起的懷疑與憂慮?連馬來西亞這一個東南亞小國,也要千方百計為這種硬件上的融合表示抗拒?除了推翻涉及一帶一路的建設計劃之外,就連大陸資金投資當地的房地產也可能會被抵制,更聲言不會因此而讓大量中國人及資金湧入。澳洲、新西蘭、加拿大、冰島等近年也為中國人移民當地及在當地投資土地房產設下了新的限制。世界各地的大專院校、學術界及知識分子,也廣泛要求關閉中共在當地設立的、原本說要促進文化交流的孔子學院。

中共治術與文明背道而馳

凡此種種,說明要在硬件上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融合,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在軟件上,包括國民表現出來的行為及心態,更重要的是代表這個國家的那個政權,在國內的管治方式沒有因為經濟及政治社會硬件的蓬勃發展而變得更文明。燒十字架、摧毀民間教會組織、要把耶穌像與領導人的肖像並列;要求佛教寺廟設黨委書記,升國旗奏國歌;一再違反其自己制訂的憲法與法律,拘禁異見人士及維權律師;近期又傳出在新疆大規模強制少數民族進入拘留式的再教育營。這些行為都與現代文明社會的標準背道而馳。中央政府是用自己的行為向全世界說明,無論與世界各地融合的硬件是建設得多麼多、多麼快,在其管治下的這個中國,就是與普世價值及文明的標準越走越遠。
在國際事務上及國際經貿、社會文化上的野蠻本質,隨着大國崛起的豪情而表露得更赤裸裸。一方面要吃盡自由經濟及國際貿易上的種種好處,另一方面不斷在國內宣揚極端盲目的民族主義及反西方主義;在非洲地區是透過各種經濟及建設援助搞新殖民主義;在亞太地區以地區霸主的姿態要重建封建王朝時代的朝貢系統。至於面對香港及台灣這些被視為屬土的地方,則明顯是要以威權專制主義來主宰一切。
這一種透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強調國家安全危機及民族自尊的混合軟性懵仔針,在國內固然可以為中共的壟斷權力提供一個理據。但這一種新時期中國經濟及政治發展特色所養成的政權及人民行為模式,藉着經濟上實力上的增長,變成了一種透過各種融合硬件來霸凌國際社會的反融合力量。最終引致世界不同的國家及人民都開始以另一種眼光看這一種模式的大國崛起及參與國際事務,戒備謹慎之心態逐漸興起,因此而來的各種壁壘也將變成無可避免。這不也是硬件接軌,軟件脫軌嗎?
香港一個小小的地方,已經在中共政權主宰之下。但正因為有殖民地歷史所建立出來的另一種文化特性,加上因為回歸安排而仍然保存着某種程度的國際性,港人的心態也沒有被中共在國內行之有效的那一套同化,因此,今天香港的局面,正好典型地展現出這一種只求硬件接軌,但在軟件上卻越見脫軌的背反結果。在香港主權移交已超過21年後的今天,香港人應該是有更多理由考慮往國內發展。但誰又會料到,有不少年輕人竟然會連回鄉證也拒絕續領?
加快融合硬件建設,如果沒有文化軟件發展的配合,再多花幾千億元多建幾條高鐵又有何用?在中國政府指掌之下的香港尚且如此,那就算是大灑金錢,甚至向國際社會注資貸款派錢,多建幾條N帶N路,就能證明大國崛起嗎?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