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悲劇》二十世紀兩次搬上銀幕,影迷較熟悉五一年的《郎心如鐵》,最主要當然因為金童玉女的配搭。芳華正茂的伊莉莎白泰萊加俊到毫顛的甘孟穆利奇里夫,試問觀眾哪有可能抵擋,高潮戲那個纏綿的接吻鏡頭膾炙人口十餘載,直到六八年《龍鳳鬥智》面世,菲丹娜蕙和史提夫麥昆夾手夾腳搏到盡,才總算平了紀錄。但是「菲史吻」始終以性掛帥,不若「伊甘吻」令人產生愛情幻覺,尤其當年荷里活大公司熱衷替不幸搞基的旗下明星隱瞞真相,不遺餘力製造全世界都是異性戀樂園的假象,連洛克遜那麼一隻基到出汁的巨型妖精,都被順利推銷為直男,憂鬱小生過骨易過借火,根本不會有人察覺畫面裏鸞鳳和鳴的男女其實是好姊妹,兩人的演技比想像更出神入化。
不怕你罵我喪盡天良,十零廿歲首次看這部電影,只籠統覺得男主角取貌美如花的泰萊棄日哦夜哦的莎莉溫德絲,不但應份而且浪漫,殺妻情節如水過鴨背,完全不懂得為劇中人名副其實的恃靚行兇心寒──看杜魯福的《祖與占》也罔顧世俗如痴如醉,直到有個朋友咬牙切齒將戲裏的珍摩露稱為不要臉的淫婦,才喚醒了沉睡的道德判官。三一年約瑟馮史頓堡改編同一小說的《愛之悲劇》,七十年代在柏克萊太平洋電影圖書館看過一次,主角Phillips Holmes一樣使人大暈其浪,這個版本原作者德萊塞強烈反感,企圖禁止影片公映,幸好《郎心如鐵》面世時他已經作古,否則肯定嬲多一次。兩部片同屬派拉蒙公司出品,不知道究竟當初簽了無限期賣身契抑或他死後再買版權,如果是前者,倒可以來個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