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有幸獲邀觀賞一個非常獨特的武術運動比賽──大槍競技(圖)。參賽選手穿戴全副護具武裝,手持長超過三米、仿效古戰場兵器的長槍單挑對搏,過程非常精采,也引發了我好些想法,不得不在這兒寫寫。
這大槍賽主要由台灣的八極拳派系興辦,至今其實發展了20年,這是首次在港辦邀請賽。我在六年前拍攝港台紀錄片《功夫傳奇II》時,就在台北親身參與過鍛煉及實際對戰,稍嘗大槍技藝之妙。也因有了這點淺識打底,今次有機會現場觀摩兩岸三地不同門派的好手競技,當中招來招往及策略,格外看得眉飛色舞。
對於傳統武術運動化,有人大力贊成,有人則擔心令武藝變質而反對。我認為即使撇開了搏擊運動「測試技術」和「保持實戰力」這些功能不談,單從武術推廣角度看,設有定期競賽,其實給了練習者一種追求進步的動力,相反若欠缺現成的目標/指標,要在現代社會吸引大量習武者持之以恆地鍛煉,相對較困難。以近廿年來發展最神速的武術巴西柔術為例,擁成熟、公平而技術豐富的競賽,是它能風行全球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我看這項大槍競技,頗有潛質成為一種流行武術競賽。原因一是從觀賞角度看,這大型兵器的動作和命中較分明易懂;二是長槍對搏的技術「含量」高,不是靠力量速度蠻幹就有機會贏;三是規則簡明,得分勝負很直觀;四是它有傳統武術為根,習練長槍棒的門派本不少,還未計各種外國長槍術,有潛在的龐大選手層和向世界推廣的可能性。
近來傳統武術受人們不少質疑和衝擊,我認為發展兵器競技是條值得探索的出路,也可能更符合傳統武藝本質。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