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經濟大逆轉就在眼前 - 盧峯

蘋論︰
經濟大逆轉就在眼前 - 盧峯

曾說香港經濟正被三座「大山」壓着,未來一段時間將出現較大調整。現在看來,三座大山的壓力正在加重,本地經濟前景正從壞走向更壞,資產市場將面對重大調整壓力。
三座大山包括中美貿易戰、新興市場金融危機以及香港利率正常化步伐加快。先看中美貿易戰。曾經,大部份市場人士憧憬特朗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只是虛晃一招,很快就會見好就收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然而,這樣的想法已被證實是一廂情願的幻想,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非但沒有收手的迹象,反而在進一步加劇。

新興市場危機波及全球

先前中美雙方已各自向雙方的500億美元出口貨開徵25%關稅,到上周末美國傳媒傳出訊息,指特朗普前不久提出的2,000億元徵稅清單正準備落實,可能在本月內實施。2,000億加上原本已落實的500億,意味將有近半中國輸美貨品需繳交25%關稅,打擊相信會遍及大部份產業及企業,令中國整體出口未來幾個月將出現更明顯的下降趨勢。
而一旦美國落實2,000億元新關稅清單,要面子愛顯強國姿態的中國政府雖找不到2,000億美國進口貨品徵稅以還擊,但肯定不會「任打唔嬲」,而是會用其他政治、經濟手段反擊,必要時可能會不惜拋售美債動搖美國金融市場以示不滿,令全球經濟更加動盪。
最糟的是,兩國政府特別是最高層對解決貿易戰採取消極的態度。上月下旬雙方的副部長級會議無功而還,連最基本的聯合聲明或下一輪會議時間也欠奉。不少人本來期望十一月APEC領袖峯會可以造就習近平及特朗普直接會面的機會,解決危機。誰知美國政府前幾天宣佈特朗普不會出席十一月在亞太區舉行的幾場領袖峯會,只會到阿根廷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峯會。二十國集團峯會向來壁壘分明,發達國家跟金磚國家各有懷抱,大會固然不易有共識,出席的各國領袖人多聲雜,頂多只能打打招呼探探底,不可能作甚麼長時間的雙邊會談,更不要說達成甚麼重大經貿或外交協議。再加上中美就朝鮮核問題齟齬再起,期望短期內有另一次習特會全盤扭轉貿易戰機會幾乎已成零。而在沒有元首峯會打破僵局下,貿易戰只怕沒完沒了。
新興市場經濟危機同樣有壞冇好。土耳其里拉幣值仍未真正穩定,阿根廷披索危機又突然大幅惡化,短短兩星期內匯價大幅下跌27%,阿根廷政府還因此要求IMF加快批出備用信貸,好穩住市場信心及協助阿根廷有足夠資金周轉。IMF方面已表示會盡力協助阿根廷度過危機,但阿根廷通脹惡化及入不敷支情況比土耳其有過之而無不及,短期內脫困難於登天,還隨時因為政府管理不善而出現恐慌,到時候資金將會加快從阿根廷及其他新興市場流走,引發新一輪的金融動盪,對全球金融、經濟穩定做成重大威脅。

利率升加劇港經濟放緩

香港本地的經濟基調也在迅速惡化。金管局數據顯示七月份銀行新增貸款按年下跌4%,是21個月來首次下跌,外貿融資跌幅更達5.2%。有關數據反映貿易戰開始對企業、出入口融資需求做成壞影響,也意味相關企業活動未來幾個月將會放慢。現在,貿易戰持續升溫,沒有解決迹象,外貿相關業務、貸款需求只有進一步萎縮,整體經濟難免受影響。
另一個重大打擊是資金流出香港的趨勢日益明顯。經過近期一再出手接貨後,銀行體系結餘只剩下不到800億元,比年初時超過2,000億元大大減少。由於港元弱勢未改,銀行體系結餘勢將進一步下降,利率上升的壓力則進一步增加。銀行界預期本月香港大有可能上調最優惠利率,甚至可能在美國加息前就出現。一旦最優惠利率上升,各種貸款利息從樓按到信用卡貸款等都會上升。
要知道本地家庭負債比率甚高,中小企業也有不少以樓宇作借貸擔保。利率上調意味家庭、中小企業還款負擔增加,勢將打擊企業投資及個人消費開支,整體經濟放緩程度將因此而加劇。此外,高不可攀的樓市在加息來臨加上經濟危機四伏下已難免出現調整,問題只是調整多深多快而已。
可以說,未來幾個月從外貿到投資到消費到樓市都將收縮放緩,香港經濟以及資產價格怎能不大幅逆轉呢!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